帝詰問:五州之官,如何補八州不敷?

有理。

因連累太廣,饒是陛下亦親身過問。

所謂“事不辭難,罪不逃刑”,乃出《左傳》。即:晉侯之弟揚乾亂行於曲梁,魏絳戮其仆。晉侯怒,欲殺魏絳,羊舌對曰:“絳無貳誌,事君不辟難,有罪不逃刑,其將來辭,何辱命焉?”

“百萬東羌,百萬西羌,百萬氐人,數十萬小月氏、盧水義從胡,看似同源。實則並非本家。百年羌亂,朝廷多行分化崩潰而屢試不爽。恰是此因。”劉備笑道:“且諸羌胡又細分數種乃是數十種,相互之間為爭良田,水源,牧場,亦時有械鬥,各負血仇。有二十萬漢人,足以。”

劉備欣然點頭:“孤亦想過。再從貴霜、烏孫處,販仆從以補河西四郡漢人之缺。然洛陽有動靜傳來,這便臨時作罷。”說著,便從袖中取出賈詡手書,遍示世人。

這便是大漢的黨人。

曹節心領神會。此乃千載難逢之機也!

“喏。”曹節五體投地:“恭送陛下。”

沮授忽言道:“黨錮可解也!”

有道是“薊王無難事”。作為執掌尚書檯十餘載的尚書令,曹節本不想將徒刑罪官局勢擴大。畢竟,法不責眾。

內因有了,外力亦有了。隻需順水行走,再推波助瀾,黨錮終可解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曹節這才覺悟。

何如與幕府右丞賈文和一見,令曹節如醍醐灌頂,又好似扒開雲霧見月明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