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身受大恩,當搏命相報。”宋建忽又想起一事:“王上申明顯赫。三十六部羌渠先前便已膽怯。現在雄關被破,更如喪家之犬。惶惑不成整天。伏地乞降亦來不及,如何肯隨我再返?”

聳峙城樓之上,目送宋建單騎下山。劉備這便言道:“待西域聯軍扼守金城,便兵發數路,光複隴右。”

“主公曾言,若要歸化羌人,需升部落為邑落,釋仆從為齊民。”荀攸笑答:“多說無益,且拭目以待。”

常常想來。從董卓部將始,到卓死獻計李傕、郭汜,郭、李等人敗後又展轉為張繡主謀,終歸孟德統統。賈文和藏拙平生,得以善終。畢生所學,可否示出五成,亦未可知也。而在劉備麾下。終令世人見地到,十全十美之賈文和。

“這……”宋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:“謝左丞成全。”

荀攸又叮嚀道:“需想好遁詞,如何流亡,又如何取回家小。勿令羌渠起疑。”

“如此,鄙人領命便是。”宋建重重抱拳。荀攸乃薊國謀主,服從行事便可。話說,左丞讓他逃亡西海,便是要去羌人堆積之地。首當其衝,便是臨羌,宋建並不陌生。

當時,宋建的感化,便會凸顯。

“喏!”宋建再拜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宋建這便鬆了口氣。作為有功必賞的信物,敕令明顯充足誠意。說白了,將金城西部都尉之職,先行授予。乃以示誠意,亦安其心。令宋建後顧無憂,罷休施為。

“然也。”荀溫暖一笑。

所謂智多近妖。何為“妖”,便是人類冇法觸及,無從對抗之高檔存在。

劉備深知,再聊天下大同前。首當其衝,先吃飽飯。這是統統的底線。空肚聽《孝經》,難道本末倒置。

“喏!”身後諸校,齊聲答道。

荀攸高深一笑:“隻需逃亡西海,暗自聯絡各部。不出數月,當見分曉。”

最知薊王者。莫過於曾在洛陽與其朝夕相處的賈詡。會商《平羌手劄》時,劉備時有驚人之語,直令賈詡大開眼界。薊國,乃是劉備的實驗田。已在胡人、蠻人身上獲得勝利的國策,自當向羌人推行。

荀攸笑道:“安設在隴縣內的家小,皆可一併帶走。無需留為人質。”

荀攸笑答:“無它。‘局勢所趨’也。”

“羌人可否融入我大漢。”荀攸一語道破天機:“主公常說‘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’乃萬物本性。羌人不竭東遷,亦是本性使然。隻需加以指導,持續教養,不出百年,當與我漢人無異。果如主公所言。十萬羌人,分置薊國十城,不出數年已與薊國百姓大同小異。現在看來,天下大同,亦不遠矣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