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未知也。”
“知子莫若母。”程璜笑道:“董太後必知陛下情意。故才結好竇太後。竇太後本被禁雲台,現在亦稍有得解,可在南宮行走。此乃董太後,投桃報李也。”
“哦?”見他信心實足,曹節心又一動:“莫非,薊王亦與永樂宮締盟。”
“喏!”
“此人乾係嚴峻,務需求在何苗將其緝拿歸案前,先行撤除。”程璜言道。
曹節亦點頭:“我已曉得。”
此,亦是曹節心結之處。
“竇太後久已不問政事。朝中表裡,亦無人互助。程常侍為何投入竇太後門下?”曹節笑問。
心念至此,曹節這便言道:“書房相見。”
說到此處,程璜忽問:“尚書令可知前永巷令徐奉下落。”
如果平常,曹節定會避而不見。
“立儲!”曹節幡然覺悟。先前未看清之時勢,頓時豁然開暢。
“非常期間,切莫粗心。”曹衝言道。
“不但如此。”待曹節親信皆退下,程璜這才懇言道:“今若開黨錮,黨人雖得以重入朝堂,然待積勢而成大害,起碼需十年。十年以後,你我皆已入土。便讓‘十常侍’等人,與黨人惡鬥便是!今若不開黨錮,尚書令撫心自問,能得善終否?或不出二三年,以張讓、趙忠等報酬首的‘十常侍’,便將奪權。當時,我輩人才殘落,垂垂將死,如何能與之相爭。”
“卻不知程常侍深夜到訪,所為何來。”曹節直問。
“兩害相權取其輕。”存亡之間,大敵當前。曹節遂下定決計:“若解黨錮,還需一人互助。”
然今時分歧昔日。老一輩寺人,人才殘落。相互殘殺,所剩無幾。放眼望去,能與己比肩者,唯程璜罷了。
“薊王劈麵,無需你我操心。”程璜笑道。
程璜言道:“事關存亡,如何不知。然此一時,彼一時也。敢問尚書令,若重開黨錮,令黨人複起。我等內官,還會相互爭鬥否?”
“我等又何嘗不是夾縫求生?”程璜言道:“如尚書令所言,永樂宮與長秋宮相爭,令竇太後得以偷生。黨人複起,再與外戚勾搭,必誅內官。如此,我等亦可在十常侍與黨人之爭中,倖免。”
越騎校尉曹衝,瞻仰天梯緩緩升上折桂館。這便長出一口氣。
“來人,送客。”曹節麵色如常,怒從心起。
“不瞞尚書令,二位太後已結血盟,相約共保‘貴子’即位。”
如前所說。升太倉折桂館,亦非隻為縱情吃苦。蟾宮之上,亦是‘諸園贖人’之所。家中如有親眷被禁在諸陵當中。亦可升太倉贖人。錢貨兩訖,確認無誤。便可將人從折桂館領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