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酋大喜:“擇懦夫十人,下山一戰。”
“某去!”
“宮姬貌美,萬一失手,又當如何。”便有族中懦夫,粗聲言道。
問過方知,此乃“演武台”,行鬥戰決勝。台上女軍人,乃薊王宮姬。隻需山夷能戰而勝之,則當有求必應。無所不允。
薊王命宮姬守擂,亦足見慎重。
“然也。”應劭欣然點頭。
應劭笑問:“若無人能勝,又當如何?”
全套披裝,單套作價千萬薊鈔。此還是本錢價。之以是高貴,隻因皆是量體裁衣,私家訂製。尺寸因人而異,絕無反覆。還需隨宮姬孕期身形竄改,適時微調。
“回稟大王,千真萬確。”
未幾時,台下已聚人無數。
“解仇不難。”郭嘉答曰:“明庭先媒介道:‘山夷戰得頭,著首還中庭,建一大材,高十餘丈,以所得頭差次掛之,積年不下,彰示其功’。”
“同去!”
翌日。忽見港口鬨市,立一高台。台上旗號招展,鼓樂喧天。
少時三墩,被三叔捏鼻灌入珍物無數,竟悉數接收,八尺身長,昂然丈夫。懸鐘後顧,一角戴肉。足見時人體格之刁悍。
薊王言出必行。從未食言。世人焉能不信。
“然也。”應劭答曰:“夷俗:得人頭,斫去腦,駁其麵肉,留置骨,編齒作繩,製成假麵,戰時佩帶,如有神助。猴頭類人頭也。不食人頭,故喜猴頭。”
“主公明見。”應劭又道:“山夷入港互市,期間欲殺猴取腦。見獼猴驚怖,叫聲慘痛,便有漢人船伕出言相勸。遂生爭端,引兩邊撕鬥。山夷敗退,後攜眾下山抨擊,又被保衛亂箭射回。如此幾次,山夷多有死傷,結成血仇。”
三足踆烏,薊王寢宮。
統配西域胭脂馬。人馬具裝,金燦爛目。隨薊王降下船宮,奔赴鬨市。
作為大漢一藩。保護初火的帝國諸侯王。焚儘莽荒,薪儘火傳。薊王劉備責無旁貸,捨我其誰。
郭嘉言道:“無人能勝,乃天意如此。天命不成違。山夷當昂首稱臣,不得再犯。”
郭嘉又道:“若主公命宮姬出戰。則事半而功倍。”
“戰而勝之,無所不允,有求必應。”十二字讖言,瘋傳港口表裡。便有夷商星夜入山,通報動靜。
薊王遂問: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。”
山中密林。遙見钜艦千帆,列隊港前。山夷交頭接耳,皆露懼色。薊王赫赫威名,四海以內,皆有耳聞。覺得累日騷擾,港口不厭其煩。港長遂快船通稟,引來橫海艦隊。不敢露麵,各自偃旗息鼓,原路回山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