薊國臨鄉城,王都,靈輝殿。
自阿閣兵亂始,不出二載。洛陽城屢遭兵禍。先是火燒孟津,進而火燒宮城。殃及四郭百姓,千家萬戶。特彆黃門勢衰。先前,因十萬黃門而慘遭亂兵禍害的洛陽人家,悲忿難平。一怒之下,竟群起攻殺黃門。兵亂剛止,又起內鬥。
“妾,領命。”上元夫人,受王母之命,下山護太後母子全麵。自當罷休施為,有求必應。斷不會藏私。
“換言之,貴子便在此二人當中。”何太後言道。
何太後於刀山火海,存亡一線的宮鬥中,敏捷生長。漸成董太皇親信大害。
董太皇,看似失勢。然猛虎孫堅外放,麾下張濟、李傕、郭汜、樊稠等將,究竟忠於何人,不言自明。董驃騎積勢,正如袁紹所言,不過“豐牆峭阯,係之葦苕”,空中樓閣耳。
洛陽“七月半之變”及後續,時已人儘皆知。先前,薊王苦心營建三宮鼎足之勢。不料事與願違,大將軍何進假“清君側”為名,私行發兵。暗中裹挾死士,強攻永樂宮、雲台殿。欲殺二宮太皇,一家獨大。豈料董驃騎亦不甘人後。夥同中常侍曹節、趙忠等,背後一擊。陣斬大將軍何進。堪堪穩住鼎足之勢。卻也結下不解之仇。
且問,燃燒以後,退路又在何方。
七月末,洛陽八關都尉,奉輔漢大將軍令,入二崤城述職。“諸侯朝於天子曰‘述職’。述職者,述所職也。”
先前,八關都尉,不遵何苗號令,反暗通袁紹。所謂“名不正而言不順”。為統領洛陽八關,許攸、陳琳等,原何進府吏,共表何苗繼任大將軍一職。可想而知,董重一係人馬,如何能應。二宮太皇,遂退而求其次。特彆竇太皇,靈光一現,提及輔漢大將軍劉備。先帝時,輔漢大將軍“位同三公”。今“位同大將軍”。因而神來一筆,洛陽八關遂歸劉備統轄。
“無妨。”何太後遂從袖中取一圖卷,由宮妃呈於上元夫人劈麵:“俗謂‘龍生龍,風生風’。終歸‘有其父必有其子’。此乃先帝與王美人畫像。夫人可命孺子一一觀瞻。且看申、茲二子中,何人類似。如此,當可明辨是非。”
奉太皇命,輔漢大將軍,薊王劉備,“領大將軍事”。“漢興,置大將軍,位丞相上。”今漢,大將軍多由貴戚充當。亦有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呼者,其名號有:建威大將軍、驃騎大將軍、中軍大將軍、鎮東大將軍、撫軍大將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