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令司馬芳,左支右絀,難息撕鬥。遂親登二崤城,向右丞賈詡借來幕府雄兵,這才停歇動亂。右丞又命八關都尉,嚴查來往職員,緝拿流亡人等。陸連續續,直到年底,洛陽表裡始安。此乃後話。
“申、茲。”何太後苦思不得其解:“此名何意。”
且問,燃燒以後,退路又在何方。
“當與孺子挨次相配。”上元夫人模棱兩可:“尚不得其法。”
何太後於刀山火海,存亡一線的宮鬥中,敏捷生長。漸成董太皇親信大害。
隴右並幽冀,皆以薊王馬首是瞻。洛陽虎踞關中大地,“東通河濟,南引江淮”,“方貢委輸,所由而至”。薊國十萬船戶,隨海市來往,再加水軍遊弋,洛陽當萬無一失。試想,不管何人,困守洛陽一地。又能翻出多麼浪花來。
董太皇,看似失勢。然猛虎孫堅外放,麾下張濟、李傕、郭汜、樊稠等將,究竟忠於何人,不言自明。董驃騎積勢,正如袁紹所言,不過“豐牆峭阯,係之葦苕”,空中樓閣耳。
何太後未雨綢繆。徹查貴子真身,謹防少帝無端亡故或無端被廢,二宮太皇扶立貴子即位。
八城動手。被丁原放火焚燬的孟津,薊王亦命良匠重造。先前,孟津、小平津等洛陽津渡,大將軍何進已命良匠,仿照薊國製式,排設構造船吊,督造新港。本已初見範圍,然卻為奪權勢而付之一炬。如此不恤國事,不吝民力。死不足辜。
滯留園中的四郭百姓,紛繁重返故裡。
薊國臨鄉城,王都,靈輝殿。
此時,朝中重名將軍,排位以下:輔漢大將軍劉備,驃騎將軍董重,車騎將軍何苗,衛將軍張濟,前將軍臧旻,右將軍田晏,左將軍夏育,後將軍董卓,計八位。
“然也。”上元夫人悄悄點頭:“孺子皆言,此二人,一人名‘申’,一人名‘茲’。猜想,斷不會錯。”
七月末,洛陽八關都尉,奉輔漢大將軍令,入二崤城述職。“諸侯朝於天子曰‘述職’。述職者,述所職也。”
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
“甄選當日,有二孺子,並未在列。”上元夫人答曰。日前,上元夫人受命登二崤城,入瑤光殿。為太後甄選逐鬼孺子。時董太皇儘遣孺子出列,任憑甄選。待攜所選孺子,入千秋觀。上元夫人施以西王母派秘術,令一眾孺子透露真相。
及,輔漢大將軍。位在三公之上。
月初大朝,百官就位。
何、董二戚,勢如水火,斷不能相容。何太後母憑子貴,又得西王母互助。雖旁居西園,卻暗中強大羽翼。先前,歸屬何進的一乾人馬,皆托名車騎將軍何苗,儘為太後所用。何太後今已捉刀在手。比起先前諸事需經大將軍何進代為籌辦。可謂“如臂使指”。單就何太後而言,氣力有增無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