薊人營城,何其快也!
“夏公覺得如何?”劉備問道。
市中商品,琳琅滿目,目不暇接。
薊國精工鐵器:庖刀、柴刀、鐵鏵、耦犁……應有儘有,作價百錢至數百不等。
書佐答曰:來年一半庸金,當付給渡海青壯,留其傍身。
薊王親臨。
此次蘇飛率隊前來的另一目標,便是將薊國“銅本位”的貨幣體係,先行植入。讓韓民深切曉得,銅錢的便當。
農作構造器,韓人尚不識貨。然“鐵器者,農夫之死生也。”韓人深有體味。忙問采辦鐵器的國人,手中銅錢從何而來?
“回稟主公。灌溉百萬畝鹽田,打水船或需建萬艘。”蘇伯諫言道:“即便海內船廠,皆用來製作,亦需十年。恐不及也。”
說者偶然,聽者成心。劉備心中一動:“速取圖板。”
“山下無港。”北新城內釜山,並無港口。
時下三韓半島,還處於“以物易物”,“鐵本位”的混亂幣製期間。
世人這便放心。所謂打虎親兄弟。每家少則二三子,多則四五子,乃至另有九子同船而去。遼東豪商田韶,目睹登船青壯,竟排擠十裡長龍。不由心生畏敬。
答曰:隻需家有青壯登船,便可預付五千薊錢。
蘇飛反問道:“九譯令,何所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