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娟秀婭心領神會:“換言之,不管薊王如何行事。少帝皆會尋機而動。”
靈輝殿內,觥籌交叉,其樂融融。
“已入長安行宮。”聖火女祭阿娟秀婭,瞭望內城瓊樓玉宇,輕聲答曰:“循例。絲路公主,需習多年漢宮儀。再由昭陽宋朱紫,擇選入宮。何時和親,尚無定論。”
“攀親如締盟。對薊王和親,薊人向來謹慎。”魯琪拉言道:“趁此良機,驗明正身,勘定豐度。擇優而(臨)幸,亦是上邦禮節。”
或有人問。薊國六大謀主,為何皆在幕府。
擇穀旦,薊王當傳檄天下。行二次“勸戒”。若仍不知改過,不平王化,負隅頑抗。而後便是千帆競發。攻無道而伐不義,福莫大焉。
“有理。”英妮娜欣然點頭。
“無妨。”英妮娜言簡意賅:“北有一藩,天下得安。”
“公主出嫁,也要排序。”黑夜女王英妮娜,一語中的。言下之意,羅馬皇後當早做籌算。
謀取倭國列島,並外洋荒洲,以熊襲、東鯷報酬首,共遷十萬眾入林邑。可先據避風港灣,修造港津。再築城圩田,穿渠修路,輻射本地。如此恩威並濟,當可解占人之亂。
十萬隼人、東鯷人,足以攪動三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