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知人善用,從諫如流。若能穩住北疆,想必當不會鄙吝封賞。”劉備先安其心。

“如此,叔紀可願與南北高車歃血為盟,訂立鴻溝,互不侵犯。”

從天下局勢而言。

遙看一座雄城,平空立於國境。不由駭然。問過薊使方知,乃薊王兵車大營。

因勢利導,順勢而為。便是五行說之真諦啊。

略作停頓,這便言道:“領我一觀。”

甘寧兵鋒所指,所向披靡。再有邪馬台聯軍為先導,一起攻城拔寨,摧枯拉朽。

時下,中原處於“大河文明”的鼎盛期間。大河兩岸,河洛地區,數千年來,一向位居文明核心。所謂“宅茲中國”,便是指此。而冀州作為河北首屈一指的大州。單渤海一郡,人丁便破百萬。且戶均人丁(6.5),高於天下程度(5.5),足足一人,足見富強。因而奠定了稱王製霸的經濟根本。

“恰是如此。”劉備亦不做坦白:“若南高車十二部提兵北上。漠北高車六氏,必寸土不讓。廝殺一起,絕難善終。北疆乃大漢火線,說是藩屏亦不為過。今洛陽朝堂廢史立牧,自取其亂。一旦洛陽生變,乃至天下板蕩。當時,必群雄並起,逐鹿中原。為防腹背受敵,漠北不成生亂。”

換言之,獲大漢正式詔封,得“冇鹿回單於”之封號。乃竇統之所求。

“啟稟王上,陛下欲為太後祝壽。太後遣人送書,言,若能得陛下‘詔封為藩’,假百蠻貢職,下臣可隨國使,車入洛陽,上壽禮時,與太後在永安宮中相見。”

收薊王六百裡傳書,冇鹿回部落大人竇統,不敢怠慢。引千餘騎,日夜兼程,奔赴北海。

竇統此言之意,非為永安上壽,乃為詔封為藩。

閒事談完,劉備設拂塵宴。南高車十二歸義侯,列席作陪。讓竇統頗多驚奇。亦心領神會。南高車早成薊王鷹犬。“東主”之號,實至名歸。

賓,客也。心中歸屬,不言自明。

一開口便苦大仇深。倒讓劉備不知該如何持續。

薊王嫡宗子劉封,寒暑易節,四少師傾囊相授。母妃公孫氏,亦言傳身教。更加薊王指路明燈。小小年紀,已有明主之姿。劉備春秋鼎盛。然“諸侯之軌製,車服之級,各如其命數”。薊王亦不例外。有朝一日,傳位嫡宗子。二位少年參軍,必是明日國之棟梁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