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手書在此。”何妃轉呈手劄。

見薊王無言。董重又咬牙道:“太皇還言,朝臣相爭,君王得安。”

“悉聽高見。”薊王不置可否。

遐想當年,『金水質玉』,霞樓撤梯』,『濯龍同舟』,『千裡投懷』。皆是求內行段。

南宮,鳳梧館。

禮畢,賓主落座。

不料薊王竟開誠佈公。董重略作考慮,不由暖意心生。正因多大哥友,故薊王並不見外。

“孤聞甄都上公之爭,乃至政令不出三台。太師年初遣使,言及遷回舊都。不知,陛下何意?”

甘後投井。可比薊王命館中女婢,暗調毒瓶。梁習渾然未覺,慷慨赴死。便是終君事,儘臣節。飲鴆與否,乃忠臣之事。死與不死,是明主之為。

二宮太皇之事,宜早不宜遲。

不愧漢家帝後。隻需不貪殘放濫,裹挾私慾無度。皆有明主之見。

“陛下無恙。”董重笑答。

“慘勝如敗。”薊王悄悄點頭。

“舞陽君安在?”何妃得報,倉猝趕來。

於天下而言,曹操血戰得勝,不若薊王順勢而為,群雄望風歸順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