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頭是,若僅如董太皇所想,何太後能對勁否?
“聽聞你曾遣人傳語郭勝,謹守西園。”何太後言道:“朕心領了。”
所謂“客隨主便”。二宮太皇並少帝專開朝會,措置“七月半之變”,後續事件。右丞賈詡等,幕府重臣,自當列席,代主公劉備儘地主之誼。
稍有不慎,滿盤皆輸。
稍後有吳下阿蒙,士彆三日,當刮目相待。自遷入西園,為先帝守喪。何太後博覽群書,知行倍增。一日千裡,斷不成同日而語。
董太皇嘲笑:“可又是死無對證。”
再加何太後殺中常侍郭勝,高懸闕下,以謝天下,更明心誌。天下人對大將軍何進之死,更多扼腕,對誕下麟子的何太後,亦多顧恤。將心比心。民氣向背。
楊彪言道:“所謂孤掌難鳴。臣覺得,皆有不對。”
換言之,董太皇嚴查涉事人等,目標不為懲戒,而為勒迫何太後:即便何苗不認領此事,亦默許之。作為互換,董太皇當不再究查何進一係,乃至何氏外戚的罪惡。對涉事人等,從輕發落。
韓馥汗顏:“太皇明見。”
黃門令左豐,乃薊王親信,洛陽人儘皆知。便是護竇太皇全麵的清忠五宦,亦是薊王授意。
作為此次政變的得利一方,董太皇需更加謹慎。將董氏一門拋清懷疑,更需將本身摘除在外。
今漢三法司為:廷尉、禦史中丞及司隸校尉。何如廷尉袁隗、司隸校尉袁紹,皆連累在內。固為避嫌,皆未參與審理。問過二宮太皇,少帝遂命司空盧植,司徒崔烈,及禦史中丞韓馥,同審理此案。
“奴婢不敢。”左豐再拜。
“時,少令安在?”太後問道。
見何苗神采哀慟,失魂落魄。少帝一聲暗歎,遂看向文臣。
累日來,宗親貴胄,來往不竭。二宮太皇,特彆董太皇,不厭其煩。心平氣和想來,雖非是驃騎將軍董重手刃大將軍何進。然董氏亦脫不了乾係。更加何苗劾奏何進聖旨,雖經尚書令曹節入宮秘呈,乃出張讓之手。現在真偽莫辨,亦死無對證。
少帝略顯絕望。又看車騎將軍何苗。
楊彪之言,不偏不倚。不究查因果,隻陳述究竟。
左豐再拜:“請太後明示。”
何苗並黃門令左豐,連袂而來。
武臣以驃騎將軍董重、車騎將軍何苗為首。文臣則以太傅楊彪及三公九卿為首。三公九卿中,凡大將軍何進所舉之人,悉數免除。唯少府張儉,得以倖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