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袁術? 說是甄都“眼中釘? 肉中刺”? 亦不為過。竊據江淮重鎮? 遠交近攻,擺佈逢源,如魚得水。世家後輩,風俗風格,一覽無遺。若合關東之力? 四周圍攻? 自可一戰而勝之。何如上公之爭? 分裂朝廷。衛將軍曹孟德? 不敢輕出。諸如劉表、陶謙等人,更不敢妄動。唯冷眼旁觀,坐視袁術油光水滑? 小巧八麵。好生歡愉。
“青州牧劉岱,與其弟,前揚州牧劉繇,共號‘長塗二龍’。今,劉繇為袁術所禁,存亡未知。劉青州,欲發兵救之,亦是人之常情。”董驃騎持芴奏對。
“董重其人,誌大才疏,碌碌有為之輩。何故設此謀,隻為媚主乎?”陳琳不解。
“前誅董賊。太師祿尚書事,總朝政。遣使張種,安撫山東。便與薊王,言及廢立。時薊王不欲,為何本日,解弦更張?”董侯公然聰明。話說先帝二子,皆有明主之姿。可惜,時倒黴兮。
“嘶——”陳琳不由倒吸一口冷氣。略作考慮,這便佩服。
董侯曾私問董重:關雲長何人也。
“青州牧上表,欲率軍南下,助奮武將軍,攻略淮南。”董侯又問:“可解二州之禍乎?”
六雄之名? 傳播甚廣。然出何人之口? 時至本日,已無從辯白。
“臣竊覺得。袁術必敗。”董重一鳴驚人。
“然?”
董侯一時無言。
一場朝議,又無果而終。
然常常憶起,永樂宮中舊事。董侯仍覺如夢似幻,甘之如飴。正因如此,才與董重靠近。
“公孫二雄,久牧邊郡,名聲不揚。然卻出薊王麾下。兵甲武備,皆出薊國。與輔漢營士無異。亦因名聲不揚,故被袁術所輕。輕而無備,當可戰而勝之。”
“袁術不過二郡,何故擊二州乎?”董侯必有此問。
“遷都,可乎?”董侯有感而發。
董重渾身一震,卻故作平靜:“臣,竊覺得,可用。”
待董重,步入中庭。遙見董侯,背身立於迭石亭中。小小年紀,重擔壓身。又逢上公相爭,政令不出三台,內鬨無度,如之何如。
亂世梟雄曹孟德? 平難豪雄孫文台? 據土人雄袁本初,傲世桀雄呂奉先,季世奸雄袁公路。另有蓋世豪傑關雲長。
“然董重此舉,所為何來?”
“稟陛下。”衛將軍曹操答曰:“江夏黃祖,廣陵陶謙,亦是二郡也。”
“‘彼一時,此一時也’。”董重答曰:“時南宮大火,何後葬身火海。千秋三師攜麟子出走。董賊命西涼鐵騎追之。纔有長阪坡之事。薊王萬裡來援,麟子得以倖免。後娶麟子義母甘夫人。今麟子乃出薊王家門。論親疏,陛下遠不及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