薊國大船,紛繁在渠口上遊下錨。卻非如平常那般,沿河岸一字排開。而是呈一字縱列,好像龍橋飛架,橫攔河道當中。
將將斬關斷鎖,漳水便破堤而出。滾滾大水,衝出故瀆,奔入新掘水溝。
率先突入城中的將士,各個麵色凝重,全無半點憂色。隻因齒輪轉動聲,好像戰鼓轟鳴,在水底隆隆作響,竟震得腳掌發麻。
漳水滔天,一舉淹冇廣宗。舉目四望,城內一片白澤,隻要帳篷高高的穹頂,還堪堪暴露水麵。
幾個幸運生還的軍士,正攀爬其上,直升半空。
衝出水溝,散入廣宗。
後有怪傑沈括,將之定名為:石油。
何如前次魚油耗損龐大。薊國多年囤積,幾被鐘繇華侈一空。不敷再為廣宗所用。書報隴右大震關。劉備便想到了《漢書》所載:“高奴縣有洧水可燃。”之句。
轟!
然張衡所鑄渾天儀,最外環周長不過一丈四尺六寸。
陣容龐大,駭人聽聞。
事不宜遲,這便命宗人前去收買。果不出所料。高奴幾近家家戶戶,皆存稀有罐乃至數十罐。用於平常添火做飯,燃燈取暖,不一而足。這便悉數買來,裝船運抵廣宗城外。高奴戶戶所存,皆售賣一空。正如薊國之魚油。此毒計,可一可二不成三。
勢如山崩,聲如雷鳴。
“無知鼠輩。張平子所造渾天大陣,又豈是爾等能夠窺破天機。”聲出居右。一人獨目黑罩,背後大旗上書“地公將軍張”。居左另有一人,背後大旗書“人公將軍張”。
漢軍砍木為筏。乘風破浪,突入城中。
伴著隆隆巨響,廣宗城牆,接連崩塌。
正中高台,一人立於帳前。仙風道骨,滴水未沾。恰是大賢能師,天公將軍張角是也!
渾天儀鑄成,即被藏於靈台殿下,密室當中。密室內屬吏,將某時某刻渾天儀上所示天象,奉告台上觀天者。成果,渾天儀與天上所現,完整符合。
其物,乃是褐色液體。本地人稱之為“石漆”、“石脂”,用來燒火做飯,點燈取暖。又稱“石脂水”、“烈火油”。
正因極易附著,難以洗濯。故薊國大舡,皆泊於漳水上遊。將腹中積存“石脂水”順風噴出。油液入水後,逆流而下,泄入水溝,不會感染船舶。
有古怪。
隻見。黑褐色“石脂水”,隨漳水奔騰而下,好像一條玄色惡龍,緩慢吞噬渠道,向廣宗城猛撲而去。
漳水自下流破口,上遊水流驀地湍急。雖翻轉船翼,並舟連船。薊國明輪大舡,仍被湍流拖拽的咯吱作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