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專開朝議。
南廣陽城與南廣陽港,隔巨馬水相望。城池在北,港口居南。薊國黃金水道,路經年不凍,船隊來往如織,販運薊國名產。南廣陽城、港,富庶可比樓桑。兩座堅城各納公眾,二萬戶,及一萬戶。南廣陽一地,有民近三十萬眾。乃督亢秋成之重鎮。港中有五千船戶落戶,亦是航運重鎮。隻可惜被籠統歸為“督亢地”,名聲不顯。督亢者,乃薊國親信之地也。
因次於太學。故大學主官,稱“下庠令”。銀印青綬,秩二千石。《禮記·王製》:“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,養庶老於下庠。”鄭玄注曰:“下庠,小學也。”薊國小學、中學,乃是各城學、校。下庠,遂改大學之意。
薊都尹既開尊口,餘下三守四尹,皆不好與其相爭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群臣紛繁覺悟。本專之分,已道明統統。大儒學,本就是免除百家,獨尊儒術後,對諸子百家停止提煉優化,融入儒學門下。然若要專修各學派,便可入薊大學。
“韓非子曰:'世之顯學,儒墨也。儒之所至,孔丘也;墨之所至,墨翟也。’稍後,又有陰陽、儒、墨、名、法、道,‘六家’之說。前漢劉歆再增‘縱橫’、‘雜’、‘農’、‘小說’,為‘十家’。班固曰:‘諸子十家,其可觀者九家罷了。”後去‘小說家’,時人將餘下九家,稱為‘九流’。敢問主公,顯學、雜學,當如何辨彆。”上庠令鄭玄,**通今,公然大才。
“太學壇,傳顯學。大學,授雜學。”劉備言道。
南港,萬人空巷。
諸如營城術、通渠術、治水術、構造術、造船術、造紙術、印刷術、冶鐵術、鑄器術......凡薊國專屬,皆為大熱學科。
待送嫁行列與迎親行列,合二為一。便有王宮車駕,列隊船下。伴著人群的讚歎,安朱紫驚鴻一瞥,登車遠去。
薊都尹婁圭當仁不讓:“當在都城以內。”開打趣。一棟異景修建的加成,婁子伯焉能不知。
便在送嫁船隊解纜前。將作館上呈微縮模型,幾經點竄完美,薊大學隨之擇址興建。
太學、大學,一點之差。高低立判。
或有人問。如此功德,薊人豈不皆如薊王這般,螽斯衍慶,子嗣連綿。究竟確如此。然薊國戶數,一向保持在七八(7.5)之間。究其啟事,薊人多擇宗子立室後,再誕下次子。隻因需求費錢的處所,實在有很多。讀書、習武、蹴鞠、跑馬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