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其啟事,乃因雄師繞行背後出關。先經守軍駐地,再出關隘。換言之,洛陽八關,禦外不足,防內不敷。唯有任聯軍歸去。

“報――”便在此時,忽有標兵來報:“關東聯軍已拔營,正往樊城而來。右車騎命將軍,引兵策應。”

“宜當速下。”袁術言道:“馳援孫文台。”

事不宜遲,關東聯軍,棄走旋門,繞行廣成關,順下南陽。

“聞有陰瑜者,自薊國回。保護祖祠,很有賢名。”

成皋並虎牢守備,仍交丁原。

諸多降卒,不求短兵相接,上陣殺敵。隻求搖旗號令,裹挾助勢。捎帶看家護院,足矣。

“將軍所言極是。”陰瑜言道:“二城堅毅,恐非易事。”

事不宜遲。孫堅遂遣人入漢南大營。邀蔡瑁、張允,入樊城赴宴。

“已募得三千義賊。”徐盛答曰。

若觸怒袁紹,揮兵來攻。腹背受敵,此戰危矣。當虛與委蛇,再做計算。

其英勇,可想而知。

“哼。”孫堅笑道:“必來分功也。”

“可有南陽間家,為我所用。”

“竟有此事。”陰瑜麵露驚奇:“如此,隻需攻陷襄陽,將軍當立不敗之地也。”

麾下四校,攻城拔寨,尚可足用。然分兵各處,守備城砦,突顯人手不敷。更加蔡瑁、張允不戰而降。如何示好荊州世家,皋牢七郡豪強,事關此克服負。

“此乃荊州親信之地。如蒯越所言,南據江陵,北守襄陽,荊州七郡,可傳檄而定。”

猜想不出數日,當有捷報傳來。當時,血海深仇,不共戴天。蔡瑁、張允焉有貳心。

孫堅笑道:“公子尚不知,江陵已為我兒所奪。”

連戰三場,銳氣耗儘。孫堅命人盤點輜重,打撈埋葬屍骨,補葺水砦,疏浚漢水。扼守兩岸,養精蓄銳。糧草足備,扼斷漢水,進可攻,退可守。劉表已成甕中之鱉,急於一時又何必。

待見出城相迎之白衣公子,竟是南陽陰瑜。

陰瑜言道:“將軍若能不計前嫌,許以厚利,蔡瑁必甘為將軍所驅。”

聞孫堅三戰三捷,高出漢水。袁術喜極而入。

“敢問公子,此鴻門宴乎?”蔡瑁低聲求問。

孫堅驀地覺悟。《襄陽記》有載:“漢末,諸蔡最盛。蔡諷,姊適太尉張溫;長女為黃承彥妻,小女為劉景升後婦,瑁之姊也(此時劉表尚未續娶)。”

孫堅所倚仗,便是麾下數千江東健兒。時先帝北巡,為王芬設想。祖宅被淹,困守死地。孫堅率江東健兒,卸甲坦胸,死戰不退。渾身披創,血流而亡,鑄一世忠魂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