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出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刑亂國,用重典。”(鄭玄)注曰:“‘用重典’者,以其化惡伐滅之。”
其企圖,不言自喻。凡黨魁有三長兩短,崔烈自難辭其咎。須知,崔烈亦有重名。遂染銅臭,卻宦海沉浮,聳峙不倒。乃朝中宿老。此舉,亦是“以身作保”。黨魁若飲鴆而亡,崔烈當以死賠罪。黨魁不欲累及崔烈,必不等閒尋死。
張濟又何嘗未曾想過:“陛下乃出永樂宮。人稱‘董侯’,與大將軍天然靠近。我若取而代之,陛下必不能容。”
何如討情越多,王允殺心更甚。特彆關東聯軍,會盟酸棗。淮泗諸王,並關東群雄,號『十八路諸侯』。百裡聯營,旗號蔽日,人馬嘶鳴。虎牢關前,鄉黨舊友,絡繹不斷。齊說左中郎將丁原,開城納降,棄暗投明。
雪上加霜。董重手握永樂數十億積銅。揮金如土,大肆皋牢,涼州都尉。
“弘農何來故交。”張濟將信將疑,遂取名帖一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