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跑馬。蔡琰乘王駒黃駥出場。此中深意,百官儘知。話說,蔡少師無子,膝下二女,比方掌上明珠。深得其父真傳。蔡琰心中藏書四百冊,可與王太後比肩。正如診視趙娥。薊王傾慕之心,可想而知。更何況,薊王春秋鼎盛,和光同塵,如日當中。納蔡琰入門,亦遠未到“鴛鴦被裡成雙夜”,“一樹梨花壓海棠”。
詩仙李太白,慷慨激昂? 最為蕩氣:“西門秦氏女,秀色如瓊花;手揮白楊刀,清晝殺讎(仇)家;羅袖灑赤血,豪氣淩紫霞。直上西山去,關吏相邀遮。婿為燕國王,身被詔獄加。犯刑若履虎,不畏落虎倀。素頸未及斷,摧眉伏泥沙。金雞忽放赦,大辟得寬賒。何慚聶政姊,萬古共驚嗟。”
“妾有七人可選。”王治國,後治宮。南宮少府女官,亦在王後掌理當中:“蔡琰、甄薑、樊妡、諸葛媛、融漓、麋貞、曹瑩。”
真二千石列。許子遠亦一笑會心:“妙極。”
不比演武兩邊,高山廝殺。五重暖閣,居高俯瞰,一目瞭然。
“中書令覺得如何?”公孫長姐,亦非常對勁。
後代接連有詩篇? 皆名《秦女休行(注①)》,為其讚。
稍後,張遼、華雄,遲遲來襲。先將敵方構造弩車擊毀。
兩邊人馬,齊頭並進。
中書令趙娥? 便陪坐側席。聞此言? 不由心如鹿撞。
三篇詩文,自漢及唐,未有間斷。足見漢唐之風,一脈相承。
“可也。”薊王並無貳言。
然薊王卻命將作寺,酌情增減,以婚配演武園地。
稱心恩仇? 必是豪傑。薊王皆收為門下私臣。女中豪傑? 皆入家門。
“夫君親征身毒,九九重陽,恐難班師。何不改成春禮。”王後言道。
薊王言道:“當以貴妃禮聘入家門。”
“長姐覺得,當予何人?”薊王笑問。
“臣,從命。”趙娥頓首謝恩。能入薊王家門,為三興明主,誕下麟子,以承血嗣,亦是趙娥之幸也。
公孫王後忽道:“中書令,明春當致仕矣。夫君意下如何?”
家風聚集國風。薊王以貴妃之禮,聘趙娥入門。眾望所歸也。
“如此,中書令一職,當由中書仆射繼之。”公孫王後又看薊王劉備:“中書仆射,又當授予何人?”
而張郃、馬超,一發破壁。先將敵方雲梯舫車擊毀。
薊王駕臨? 百官列席? 看客坐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