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善待,挹婁人感激涕零,忠心不二。蠻荒亦有蠻荒的長處。謂“民風渾厚,民氣皆古”。悍不畏死,一旦認主,毫不反咬餵食之手。

先前,薊王劉備上表,將關外前漢舊縣,悉數劃歸給高車十二部,立為歸義侯國。

一言蔽之。不管文明程度如何,各族,皆有所短,亦有所長。

言歸正傳。

車入盧龍塞。

有高車妃,珠玉在前。高車與薊國聯婚者,日眾。對比鮮卑十四部奢延屬國,能與薊人結為姻親,自有各式利好。因而相互走動,實屬平常。得親家作保,“南高車人”可在薊國就學、經商、參軍、退隱,享用諸多便當。一來二往,潛移默化,南高車人漸與國人無異。

蒼海郡,乃前漢廢郡再立。漢人極少,扶餘最多,亦有部分挹婁人混居。交給李進牧守,可謂知人善用。

乃是與“望樓弓手”齊名之薊國強弓手。

幽州牧王允,及麾下諸郡守,並三郡烏桓王,出塞十裡相迎。

見一隊遼西遊騎,身披薊國良甲,非常雄渾。劉備推窗喝問:“來將通名!”

“平波水砦程德謀,還記否。”

便有打頭驍將,勒馬抱拳:“遼西趙府君麾下,西部都尉韓當,受命接駕!”

“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裡,濱大海,南與北沃沮接,未知其北所極。其地盤多山險。其人形似夫餘,言語不與夫餘、句麗同。”

韓當一愣:“王上何故知之?”

李進,出身農家,少時聰慧,勤奮好學,十八歲便被舉退隱。永和二年(137年),拜武陵太守。時武陵,山高林密,出入不便,耕地瘠薄,餬口極苦。李進選任有識之士為官,複興黌舍,興建水利,溝互市路。經九年管理,武陵政治腐敗,經濟繁華,社會安寧。本初元年(146年),因李進功勞卓著,朝廷特嘉獎糧俸二千石,賜錢二十萬,李進卻悉數拿來佈施貧苦百姓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韓當抱拳笑道:“乃末將少大哥友。”

此去即便不為說和,滅族亦稱充足。

亦仿高車妃之故事。國人多聘高車女為妻。門下署專設“高車寺”、“烏桓寺”,措置相做事件,足見一斑。

盧龍塞曆經多次重修擴建。遠非先前荒廢邊塞可比。時下乃收支關外之要道。路上車馬,川流不息。撤除來往遊商,漢胡行人亦多。劉備問過隨行屬吏。方知,撤除遊俠獵戶,走親探友,亦不在少數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