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是歸義王亦如此著想。不吝設下身後之謀,倒逼劉備出麵,一統塞外草原。

“醒啦。”聲音近在耳畔。副伏羅氏渾身一暖。側目相看,恰是夫君劉備。四目相對,見她眸色清澈,劉備這才隱去擔憂:“餓麼?”

“夫君明見。”副伏羅氏言道:“父王薨時,並未言明何人可繼‘歸義王位’。故還是俗,能報老王(遺言)者,可為新王。十二部大人,皆欲舉兵北上。然留守北海之六氏,必將寸土不讓。夫君若能居中補救,當可一統各部。如此一來,廣至北海,皆為王化。”

“在外室熟睡。正由宮人顧問。”劉備柔聲答道。

足見一斑。

薊國胡女成風。便是明證。胡女所生子嗣,亦彆無分歧。二十等爵對全部百姓開放。再加隴右羌胡、極東扶餘,薊王大名,如雷貫耳。被稱為:“北境保護者,草原撐犁孤塗,鮮卑馴鹿人,哺養萬馬者,東胡共主,諸羌執鞭者,悠遠綠洲仆人,隴右牧羊人,四海弄潮手。”

話說,自“牽招劉備”始,劉備大名便在四海以內,廣為傳播。又經東西遊商,播撒絲路沿線。國渾家儘皆知。撤除洛陽貴胄,故步自封,坐井觀天,夜郎高傲。自發得宅茲中國,統統儘在把握。殊不知,江河湖海,皆已傳播“麒麟降,鼎祚儘”之兒歌。

嫡妻公孫氏與高車妃副伏羅氏,前後產子。烏蓮、七位蜜斯姐,及安氏姐妹,亦分娩期近。何如軍情告急,大戰一觸即發。眼看帝國將亂,為悠長計,劉備須敏捷穩定大火線。

飽食後,又拍出奶嗝,拭淨唇角,這才交由婢女抱出。

“麟兒當取何名。”副伏羅氏問道。

撤除錦帆校尉甘寧、樓船校尉郭祖,正攻略倭島。黑山、白波三校,安設地痞,守備太行八徑。劉備將薊國:蕩寇、討虜,揚武,鷹揚、折衝五校,並護軍左校許褚,領麾下白毦精卒五千為中壘。總計精兵三萬,浩浩大蕩,奔赴北疆。

副伏羅氏居於東舍。

“葉落歸根。歸義王欲長眠故鄉,乃人之常情。然王庭卻有人趁機裹挾,欲大張旗鼓,名為送葬,實為北伐,一統高車。”劉備直言相告。

情勢所迫,縱有百般不肯,劉備亦需此行。撤除薊國六校,門部屬吏,劉備唯將小師弟周瑜,帶在身側。暫命其為參軍。臨行前,門下祭酒司馬徽,又舉為其僦車少年,豪門後輩,姓徐名福為參軍,與周瑜相伴。

數年前,夫君重修前漢郡縣,令高車十二部皆遷入城中安居,又表各部大報酬歸義侯。然漠北苦寒之地,卻鞭長莫及。今扶餘、沃沮,極海之地,亦歸向化。隻需將‘北海六氏’收歸帳下,北疆萬裡之土,當與西域連成一體。帝業可成矣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