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標準?
“這……”百官失聲。不料曹嵩竟將淮泗宗王與呂布,相提並論。
“小沛呂布,淮泗宗王。”曹嵩朗聲答曰。
“‘枳句來巢;空穴來風’。”荀彧出口成章:“不成不防。”
足見,諸子百家,儒、法、道。義理皆是相通的。
曹嵩乃大寺人曹騰養子。“(曹)騰用事省闥三十餘年,奉事四帝,何嘗有過。其所進達,皆海內名流,陳留虞放、邊韶、南陽延固、張溫、弘農張奐、潁川堂溪典等。”
董侯歎道:“陳王果有異心乎。”
董侯機靈。
話說,曹嵩洛陽丟官後,辟禍琅琊。待曹操失勢,又舉家遷往甄都。若非偶遇薊王門下,必舉家被害,無可倖免。豈有本日上公之位。何人教唆,曹嵩心中必有疑凶:“袁術不過二郡之地,又孤懸江東以外。何恃而不恐也?”
不等曹太保,朋黨辯駁。董侯居高低問:“衛將軍,覺得如何?”
“回稟陛下。奮武將軍公孫瓚,可攻淮南。”王太師公然大局為重。
是故,“國之以是治者三:一日法,二日信,三日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