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王都擴建畢。反正九十街衢。薊王宮,還是七重錯落,一裡之回。然若將七重錯落,悉鋪成一裡之回。反正足有七裡。王宮高低,不過千人。充足所居。即便再加二崤城瑤光殿中,五千西園妃,範陽長安宮中一千西域姬,薊王宮亦多餘暇。更何況,薊王又築甘泉、碣石二宮。並薊北城中,二代薊王宮。各處宮妃,尚不敷分潤。
話說,雖尚不知薊王欲共組聯軍,南下身毒。然聞貴霜王有和親之意。八字尚未有一撇。貴霜海內,早已聞風而動。五部翕侯,各家公主,打扮打扮,好學漢文漢話,苦練漢宮儀。日日不綴。隻盼能為王遴選,得償所願。何必薊王去追。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賓主儘歡,薊王起家罷筵。
演兵器十1、十二,今已發表。卻不知,次戰演兵器十三,十四,可否出場。
便是本日,貴霜時勢。
悉知國情。故薊王竊覺得,貴霜正處於遊牧部落向城邦演變當中。論國度佈局,尚不如羅馬,更難與大漢匹及。冇錯,便是自上而下,行之有效,吏治體係。單從上計軌製,便可窺一斑而知全豹。
歃血為盟,必為二國主。先草簽盟約,待二軍身毒會師,再擇穀旦,共祭天神不遲。
正因如此,前任貴霜王亡故,王國亦難由嫡派子孫擔當。為奪大位,內鬥不休。累及家國動亂,國力大減。
一夜無話。
自琉璃畫壁,十字飛閣,敗興而歸。薊王洗漱換衣,入合歡殿,登七重華蓋鴛鴦榻,幸七妃二女仙。
移駕回宮,靈輝殿中大宴群臣。並諸國使節。三王太後亦設席南宮披香殿,宴請二宮太皇並百官家眷。
大通守顧雍上疏,欲還薊北舊稱。薊王已臨時擱置。待嫡宗子繼位,再改回舊稱不遲。當時,薊王若不遷都洛陽,亦或長安。仍居臨鄉舊宮。亦無不成。即便遷都,宅茲中國。臨鄉舊宮,亦可為行宮。比方樓桑老宅,充作探親之用。
“初,月氏為匈奴所滅,遂遷於大夏,分其國為休密、雙靡、貴霜、肹頓、都密,凡五部翕侯。後百餘歲,貴霜翕侯丘就卻攻滅四翕侯,自主為王,國號貴霜。”
如前所言,婚姻互為最高品級的人質。且凡締結血脈結晶,盟約遂成血盟。胡人尤重血緣,結為血親,相互好處捆綁,根深蒂固。亦無妨曲線救國。先歃血為盟,再行和親不遲。
話說,貴霜王雖一統五部,然四翕侯,部族猶在。不過降服貴霜王罷了。貴霜王,類比部落聯盟首級。統治相對疏鬆,自上而下的吏治體係,極不健全。並不能像大漢帝國一樣,傳承有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