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夫人這便記起:“便是先前入白馬寺,訪家父之人。”

“恰是。”

函園瓊台裡,呂布府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嚴夫人遂言道:“康師覺得,此夢當作何解?”

董侯似並未能體味:“少令所言極是。”

逢呂布入宮值守,不在府中。

“當作何解?”嚴佛調心牽女兒。

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。”嚴佛調詰問。

二人一起無言,相伴入白馬寺。

“阿父所言極是。”嚴夫人果有主意:“不瞞阿父並康師。夫君與太仆王允、不其侯伏完、司隸校尉桓典等,常有來往。妾,雖不知所謀何事,然同謀者,皆為董卓所惡。又聞‘道分歧,不相與謀’。竊覺得,夫君必不與董卓同道。”

“陛下明見。”左豐暗鬆一口氣。忽又感慨,先帝二子,皆聰明過人也。隻可惜,天不遂人願。時至本日,隻歎造化弄人。

少頃。便有一儒雅君子,上呈禮單,登堂拜見:“東海麋竺,拜見呂將軍。”

“敢問康師,妾當如何行事。”嚴夫人盈盈下拜。

“然也。”

嚴佛調亦知:“慎子曰:‘晝無事者夜不夢’。謂‘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’。猜想,女兒亦不肯左中郎將,認賊作父。”

如此本相明白。

“如此,當可一見。”呂布言道。

待董侯長成,天下變乎?

觀其神采,康僧巨這便瞭然:“夫民氣結,既此也。”

左豐唯有硬聲答曰:“薊王奉獻不減,情意已決。先帝前後二詔。兄終弟及,父死子繼。皆是祖宗家法。陛下名正言順,繼大漢天子位。奴婢竊覺得,實不作他想。為好。”

然終歸無解。

“康師此言,竟與門下主記,不謀而合。”

“名喚安素。”嚴佛調焉能不知。

“彆駕請上座。”

“乃勸夫君,認董卓為寄父。”嚴夫人終坦露心聲。

見嚴夫人麵露難色,嚴佛調勸道:“女兒無需介懷。既入佛門,四大皆空。左耳進,右耳出。出門即忘。必不會泄漏半句。”

“少令不知亦無妨。”董侯言道:“隻需視如己出,哺養三弟成人。朕便尊一聲‘義母’,亦有何妨。”

“奴婢隻聞,造甘泉宮。未聞,改縣為京。”左豐考慮答曰。董侯有此問,必有所聞。不管是誰暗進讒言,董侯皆心有所慮。

“左中郎將保護禁中,何能輕離。”

“甘始乃馳名方士。與青牛師等,並稱千秋三師。京中權貴,多有交友。皆未聞有女。”必有人暗行誹謗,不然董侯焉知,此中詳情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