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聞延陰、夏陽、佩陰,三城,缺城長主政。

所舉之人,皆出自薊國太學壇。

至因而否願再嫁,劉備已傳令鐘繇。當聽之任之,不成強求。

雍奴令鐘繇,正儘力督造京沚城。時下將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,合稱三輔。所謂郡國並行。薊王亦籌辦效仿。先設薊都尹。若鐘繇圩田千裡達成,薊西尹,非他莫屬。

“封郭祖為校尉,號:樓船。秩比二千石,‘銀印青綬’。另賜黃金千兩,兵甲一套、戰袍十件、四時朝服及西極寶馬‘荏鐵’。”靑白雜毛曰“青驄”,一名“荏鐵”。

隴山,大震關城。

待二人就坐,王太妃又自簾後言道:“甘校尉。”

杜襲,字子緒,穎川定陵人。曾祖父(杜)安,祖父(杜)根,聞名宿世。

“王太妃,所言極是。”甘寧言道。

繁欽(pó qīn),字休伯,亦是潁川人氏,以善寫詩、賦、文章著名於世。

待三人落座側席。又詔郭祖入殿。

博士祭酒陳紀,上疏保舉。

啟事很簡樸。還是好處棄取分歧。流民家徒四壁,搬家薊國後,得宅一座,得田一頃。今後衣食無憂。

“因何要改號錦帆?”王太妃問道。

邸報傳來,劉備欣然讚道:“好一個百騎劫營!”

撤除幕府右丞賈詡,五大謀主已齊聚隴山。

“喏。”

因而,當堂拜為延陰、夏陽、佩陰三城之長。杜襲守延陰,趙儼守佩陰,繁欽守夏陽。各秩三百石,‘銅印黑綬’。各賜銅錢五萬,蜀錦十匹,四時朝服及“匹馬軺車”一輛。

陳群、辛毗,前後退隱薊國。杜襲、趙儼與繁欽,三人則在黃巾大亂前,已先行北上,出亡薊國。因與陳紀熟悉,便登門投帖,得退學薊國太學壇。

恰逢大朝會,薊國文武百官,齊聚一堂。三人對答如流,很有建立。引得眾臣讚成。饒是各千石城令,亦紛繁點頭。

陳群與崔林,皆少年長吏。初各為城長,政績常名列前茅。聽聞與二人並稱,王太妃這便召來相見。

三人前後投奔薊國,博論相知,遂成莫逆。與同出身潁川的陳群、辛毗,並稱為‘潁川五傑’。

宮中女官取來坐席,置於比二千石,與比千石行列。

劉備這便將邸報傳閱世人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