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承讓。”魏疏登樓相見。
戰未幾久,又得車樓一座。增至八車。秦狼隻剩首尾二車。敗局已定。
輔南偏將軍假司馬秦狼,領無當飛軍。對陣,繡衣軍曲候魏疏,所統順陽衛。
薊國高低,皆翹首以盼。
白毦之戰,可想而知。
“搶先斷首尾,分而破之。”再有人答曰。
傳至薊國。將作寺,乃至將石炭高爐,裝載成車。與諸多構造兵車,分門彆類,共組輔漢將軍大營。可當場熔鍊,修補鍛打兵器。
無當飛軍對陣順陽繡衣。
大平座內百官,皆是國之棟梁。便有人問道:“列車樓何用?”
隻需一支火箭,存亡立判。
言下之意。列車樓,造樓鑄軌,破鈔工本。唯薊國獨占。何必首尾相爭?
忽聽腹中爆響。便有一輛戰車樓,曲軸崩斷,卡死齒輪。
便有同僚答曰:“君不記,我主萬舟齊發乎?”
此時所噴非水,而是“魚油”。
再加戰車樓之爭,可謂吊足胃口。
卻不知。戰車樓後,另有多麼構造重器,出場。
演兵器六八之爭,亦是戰車樓對戰。
車樓斷軸,無從遁藏。被自上而下,澆了個通透。
兩座新式戰車樓入場。護軍彆部左司馬夷廖,率南越白毦,對陣護軍司馬魯比莫納,所將山夷白毦。
言歸正傳。
機乾係弩,箭發如雨。
連弩啞火,驚呼四起。且看樓上戰旗,恰是護軍司馬魯比莫納。
“哦?”謂一語驚醒夢中人:“莫非,乃為馳援車樓?”
與先前一座大車樓分歧。次戰入場,乃是二列小車樓。前後計五車,相互勾連。下設車輪(轉)盤,無需轉車盤,可自行變軌。
“速起龍吐水!”彆部左司馬夷廖,一聲令下。
或有人言,若田野宿營,無從鋪軌,又當如何。
所謂“內行看熱烈,熟行看門道”。戰車樓之戰,看似你來我往,好不熱烈。實則頗具章法,連環殺機。對陣之初,由機乾係弩,水龍弩,遠射斃敵。待敵軍近身,與車內兵卒,短兵相接時。樓上螭首噴油,火箭撲滅。四周皆成火海。此時隻需降下楯牆,樓內兵士,隔岸觀火,安然無恙。更有甚者,隻需在大營中鋪設軌路,戰車樓便可來往馳援。需求時亦可塞門堵缺。可謂禦敵利器。
車樓增加,車列加長。可繞行田字軌路,行前後堵截。謂首尾難顧。正如場中秦狼這般。究其啟事,秦狼畢竟出身江東,投奔薊國,光陰尚短。如何能比魏疏,自幼善於樓桑,隨父耳目濡染。如何把持戰車樓,更是心知肚明,如臂教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