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候不早。馬超自去洗漱安睡。

言歸正傳。

“或不出三五載,待河北民氣歸附。大哥當傳檄天下,叔侄之爭可休矣。”張飛虎目,精光四射:“當時,大哥從戎發三路,攻入巴蜀、關東並江東。孟起當隨王傅或橫海將軍,渡河南下,三興漢室。”

“但是王上義弟。”馬超老友,母豈能不知。

馬超比六百石退隱。其母焉能不欣喜。

薊國二百石少吏,升四百石長吏,已稱困難。升六百石宿吏,難上加難。故薊國士子,夢寐以求,三百退隱,二千及冠。能達成所願,鳳毛麟角。

話說,從弟馬岱,已多將不見。聞伯父又生次子,卻不知可曾一併遷來。

超母又道:“先前,伯父求得北溪衢宅。你父言,待開春,伯父一產業遷來樓桑。”

伉儷一體。長姐乃嫡妻。凡,湯池、客舍、酒壚、茶社、金水小市、一裡之回薊王宮、十裡函園、象林苑等,統統王家財產,皆由長姐並七位蜜斯姐打理。輔漢大將軍萬石薪俸,亦由七位蜜斯姐代領。凡有出入,少府需事無大小,四時通稟。薊王大而化之,詳細事件皆由長姐定奪。

又循例。比六百石以上,自千石,官邸為二進院落。比二千石以上,至中二千石,官邸為三進院落。萬石國老,獨享四進院落。

“大溪地,亦是宜居之地。”超母言道:“鄭門弟子,薊王母舅,皆居於此。”

“孟起不聞‘南極老,一丈青;東王父,漢三興’乎?”張飛不答反問。

言及此處,張飛又想起一事:“明日,俺來舉薦,與西林少年瞭解。”

或有人問,長姐因何無食?

“精銳如此,豈交我手。”西烏鐵騎之大名,馬超自當曉得。

薊王自不會厚此薄彼。嫡宗子封,今為陸城侯。薊國商都樓桑食俸,皆由長姐代領。如秦後、甘後,皆食象林小苑。

南溪衢,恐難久居。

常駐西林邑。隨商隊來往表裡絲路。由蓮貴妃、卓貴妃、麗貴妃,家俸扶養。貴妃食中二千石家俸。家中父兄,授民爵十七等之“駟車庶長”。歲俸八百五十石,授田八十八頃,授地八十八宅。三妃親父皆亡,兄弟又各立為王:高車歸義王,烏桓率善王,龜茲國王。故民爵所授,季季折錢,悉轉於三貴妃。

馬超笑道:“阿母所言極是。”

薊國日新月異。今季案比,千六百萬民。且天下強兵,並涼之人、匈奴屠各、湟中義從、八種西羌。舉族齊奔薊國者,比比皆是。即便薊王千裡挑一,精益求精。能募兵多少,掐指一算,一目瞭然。更何況薊國稻作,季季大熟。互市四海,絲路流金。國強民富,大漢一藩。錢、糧、兵、甲,足可支應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