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其啟事,“文無第一,武無第二”。
蔡少師與有榮焉。
寒夏季。稻香未散,怒馬鮮衣。
國人齊聚樓桑。西林跑馬會。年關總決賽,及七國聘請賽。並由薊王家出資停止的冠軍爭霸賽,曆代總冠軍齊聚。張飛、太史慈、黃敘,薊王三義弟、馬超、張郃、趙雲、陳到等,悉數與會。人馬如龍,並駕齊驅。跑馬場,觀者如雲,一票難求。
王太後又豈不解其意。這便視如己出。
三分天下,叔侄相爭。薊王虎踞河北。自成一係。其輔漢大將軍,並二宮太皇太後,相輔相成,缺一不成。足令叔侄三人,深覺得忌。
跑馬場五嚴峻平座,已改革成高低二重,琉璃暖閣。二宮太皇,三王太後,薊王三後,七妃,八王子,皆在二重上閣。劉備攜百官,位居一重下閣。如此同觀跑馬,亦無需置屏或垂簾。有礙觀瞻。
冠軍爭霸賽。薊王必攜家小並群臣列席。二宮太皇,三王太後,薊王三後,七妃,八王子。並國老、國相、謀主、五尹、九守、二十一令,皆與會。
先入少府為女官,兼行走西宮。待荀采致仕,當由蔡琰繼任。
袁術才弘願疏。二路兵分,一事無成。江東大將軍袁紹卻旗開得勝。攜麾下群雄,霸占鬱林、蒼梧二郡。降蒼梧太守吳臣(吳巨),逐交州刺史賴恭。
“後生俊彥”,遂成典故。薊國文武齊聚,人才濟濟。如新一代順陽衛等,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。特彆薊人崇文尚武。能在強手如林中,位列俊彥。足見馬超之強。
世人皆知。薊王無小事,薊王更無難事。大漢十三州,凡番邦屬國,四夷部眾,皆歸幕府所轄。兩漢以來,四裔內遷向化,乃既定國策。凡有四裔聚落,小者鄉亭,廣者數縣。皆為幕府治下。特彆幽、涼、並、益、荊、交、揚。部落浩繁。除五多數護府外,領護中郎將,屬都城尉等,亦由幕府所轄。換言之,除嶺南都護外,治粟並水衡二都尉,亦與交州刺史部,多有堆疊。
薊王知人善用,仍授其治粟中丞之職。秩二千石。主錢穀,客庸,修建等諸事。先前交州刺史,不過六百石官。今轉投薊王,得享二千石俸。賴恭焉能不感激涕零,効之以命。
王家爭霸賽,特彆萬眾諦視。凡當選,皆是曆代年度總冠軍。如張飛、太史慈、黃敘。一戰成名。更有馬超,少年得誌。馬兒開春,年滿十五。謂“十五參軍征”。王傅黃忠告,乃薊國“後生俊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