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兩漢四百年,有太多突發宮廷大案。凡黃門式微,必有外戚擅權。凡外戚失勢,必有帝後恐憂而亡。無有例外。

許,康巨便是初代地藏。天國未空,誓不成佛。便由其始。

“何人?”二姐妹異口同聲。

左豐心中一黯,然麵上無悲:“喏。”

心念至此,程環言道:“既是盟友,當坦誠相待。不瞞安公子。前日府中有園夫紅人,俄然發難。欲行刺太皇。雖被我等誅滅,然卻實在驚險。”

目送安素分開。程璿遂問:“長姐為何不去南陽,投奔小妹。”

誠如先帝所言,天下非常,漢室三分。

“可也。”程環慎重頓首。程環與程璿,一人曾為司徒劉郃妾。一人曾為司隸校尉陽球小妻。與先帝食母,遠遁南陽之程中大夫,皆是程璜養女死士。身兼傍門左道,不成小覷。

“一言為定。”程環、程璿,異口同聲。

左豐心領神會。

更何況,另有諸如盧司空、黨魁等,大賢當朝。參謀應對,少帝言聽計從,亦可保朝政無失。遠比二戚擅權時,相互排擠,因私廢公,要好上很多。

“尚書令養女,乃左中郎將紅顏知己。”少帝亦有耳聞:“‘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’。薊王大病初癒,不宜輕動。且去回稟太皇,宜當送嫁薊國。”

“如此,你我三人各自行事。”安素已有定計:“我入宮策應太皇。有勞二位,助康大師抵抗史門弟子。”

“然也。”安素美眸生煙:“永樂宮黃門暗裡奉告,董太皇不日當賜婚。”

待薊國臨朝,二戚收斂,百官寂然。尊卑有序,君臣有彆。撥亂歸正。折足覆餗之危,迎刃而解。潑天大禍,消弭於無形乃其二也。

“傳聞康巨神遊‘泥犁耶(天國)’。斷善惡,除妖魔。有大神通。”程環喜道:“若能請動這尊大佛,戔戔史門弟子,何足為懼。”

“奴婢叩見太皇。”黃門令左豐,受命前來。

鼓掌稱快者眾,扼腕感喟者亦有很多。終歸是“有人恨,有人憐”。薊王遠遁,二戚垮台,三宮帝後失勢。少帝尚不及弱冠,便已獨攬大權。少年天子,兩漢四百年,絕無獨一。然名義上,還是竇太後垂簾監國。

“然可否如願,唯六合可知。”程環眼中憂色,一閃而逝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