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,陳,梁、魯、沛、下邳、彭城、琅邪、東海,暗中締盟,橫亙徐豫。八國素不平王命,不遵號令。

“江夏之戰如何?”張勳劈臉便問。先前兵發二路。上路由紀靈、梁綱為首,襲江夏。張勳、橋蕤,領下路,襲江陵。袁術如此安排,亦有互激之意。下路久攻不下,若紀靈襲得江夏,上路大捷。二人另有何顏麵,再見袁公路。

廣陵城,扼江邊高崗(蜀岡)。本是周敬王三十四年(前486年),吳王夫差所築“邗城”。後楚懷王十年(前319年),將邗城增築為“子城”並“金城”,南北二城,改名廣陵。

橋蕤焉能不知,遂續言道:“二路皆勝負未分。歲末將至,河川結冰。恐糧草不濟。宜當速戰。明公可有破敵之策。”

聞壽春信使至。倉猝召入帳中。

然自王太師,易相奪國。徐州影響,最為狠惡。隻因,自東海王由魯地遷回故國,定都郯縣。徐州治下,遂為四國一郡。琅邪、東海、彭城、下邳,皆為諸侯國。唯剩廣陵一郡。

“喏。”信使領命自去。

居高臨下,易守難攻。

“不分勝負。”信使答曰。

事不宜遲,待紀靈、梁綱拔營順下。合肥侯遂命尚書令袁遺,親領船隊解纜,渡江輸糧。樊能、張英,亦不敢怠慢,換乘千石河船,轉運廣陵城下,聯軍大營。

攜一眾屬吏,於角樓,俯瞰岡下淮南聯軍大營。徐州牧陶謙,麵沉似水。

“如此……”張勳話將出口,便已覺悟。遂將“甚好”二字,悄悄吞下。

又臨中瀆水。先前陶謙立水軍於高郵等地。時高郵湖乃徐州水軍大營地點。淮南雄師,久攻不下。眼看寒冬將至,糧草不濟,士氣低迷,一時進退維穀。

俗謂“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”。自牛渚營中所攜糧草,目睹破鈔一空。不得已,唯求援江東。合肥侯專開朝議。禦史中丞劉巴諫言,袁車騎二路兵發,高低齊攻,乃為助江東解困。若此時兵敗,荊徐二州,合力反攻,淮南不保。驟失江淮樊籬,袁大將軍又遠征交州,斷難回援。則江東危矣。所謂牽一髮而動滿身。莫過如此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