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亂戰。袁術得城。呂布儘取“袁軍糧草輜重”:二百萬斛米。

若要守徐,曹袁二家,必締盟其一。將廣陵割於袁術,亦是謀國之選。更何況,另有盟約在身。慮及天下紛爭,縱橫之勢。袁術並麾下百官,皆覺得。呂布真有此意。

事無大小,麵陳袁術。

得袁術首肯。合肥侯相,八廚之胡毋班,這便娓娓道來。

“請孟卓明言。”胡毋班倉猝求問。

長史楊弘答曰:“如張孟卓所言。二家陰締盟約,不宜鼓吹。假戰而互取之。亦是權宜之計。”

彆駕韓胤,亦乘機進言:“如長史所言,此乃權宜之計。”

主簿閻象細問:“如何假戰,又如何互取?”

“死士多少?”胡毋班必有此問。若寥寥數人,不敷成事。

張邈越聽越心驚,然麵色穩定。隻因,胡毋班所言,竟與陳宮授意,普通無二。

如此,盟約達成。且天衣無縫。

三今後。胡毋班攜厚禮歸。

“哦?”聞先予子城,再取金城。袁術眼中,精光一閃。半城易主,大局已定。

見無有定論。主簿閻象,遂進言道:“茲事體大。當緩圖之。”

張邈起家,恭送不提。

稍作深思,張邈忽問:“季皮,可知廣陵鬥城乎?”

“百萬斛米,已是钜富。”張邈言下之意,見好就收。

如此一筆巨財,饒是四世三公袁公路,亦難割捨。

袁術又問:“許相覺得如何?”

阜陵王相,名流許劭答曰:“‘筮短龜長,不如從長’。明公,何不再遣使入徐,謀定而後動。”

陳宮遂將情意,娓娓道來:“將軍主徐,陶謙未亡。吏不認主,民氣不附。曹孟德,因吞四國,無餘力出兵。然少則數月,多不過數載。必挾十萬雄師,攻我州郡。二百萬斛淮南之米,與我,乃是拯救之糧。”

“莫非,此乃拯救之計!”張邈幡然覺悟。

“廣陵鬥城,立於蜀岡。北城,內有章台宮,顯陽殿,本為吳王(劉濞)宮。俗稱‘金城’,今為徐州治。南城,俗稱‘楚子城’,今為廣陵郡治。”胡毋班脫口而出。

其次,廣陵乃一郡之地。領廣陵、江都、高郵、安然、淩、東陽、射陽、鹽瀆、輿、堂邑、海西,總計十一縣。此計,即便能成。亦不過得廣陵一城。一郡與一城,豈能相提並論。然袁術卻要足支二百萬斛米。分毫不減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