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目相對,起家皆笑。袁紹執其手,舉薦與會來賓:“陳留衛公子。”
陳琳回敬:“司隸校尉名動京畿,今得瞭解,陳琳何其幸也。”
“此一時,彼一時也。”許攸辯駁:“寺人為天下所疾,人神共憤。然,正因茲事體大,故需謀萬全之策。再者說來,阿閣兵亂,諸宦折損過半,張讓、趙忠等人,翅膀儘滅,塚中枯骨耳。實不敷為懼。大將軍,宜清選賢能,整齊天下,一舉滅之,為國除患。當時,朝廷表裡,必鼓掌稱快。黨人歸附,萬民歸心。得此人望,大將軍再解三宮內鬥之禍。一統朝野,指日可待。”
袁紹言道:“久仰主簿大名,恨不能早見。今得償所願,足慰平生。”
“莫非欲買乘馬。”陳琳笑問。馬價奇高,凡人難以付出。
待賓主落座,大擺筵席。與會世人,故意交友,故推杯換盞,氛圍熱烈。
“袁紹見過主簿。”
“恰是鄙人。”衛茲奇道:“我與主簿素未會麵,何故知之?”
何進傲然一笑。名流劈麵又倉猝收斂:“張公所言極是。何某定謹慎行事,當萬無一失。”
“獻醜。”陳琳回禮。
特彆趙忠、張讓,為得少帝信賴,不吝書朱雀闕。更有甚者,盜掘先帝陪葬明器,尚不為人知。各種罪過,罄竹難書。為絕地求生,無所不消其極。才氣之強,意誌之堅,手腕之狠絕,豈能小覷!
何進自取其禍,必死無疑。本覺得捏個軟柿子。豈料張讓、趙忠綿裡藏針,陰狠非常。若無必勝之掌控,斷不成等閒招惹。
阿閣兵亂,權貴朝臣,死傷慘痛。十常侍及其翅膀,亦名存實亡,氣力大減。可謂兩敗俱傷。
君子報仇,十年不晚。
“非也。”張津抵近笑道:“乃有一至好老友,為天下豪傑,欲引主簿一見。”
“主簿請。”張津欣然一笑,儘在不言當中。
“東平張孟高。”袁紹又引一人相見。
何進本已痛下殺心。豈料被許攸附耳一言,又變生肘腋:“子遠所言極是。郭勝乃長樂太仆,若冒然殺之,太後必定見怪。如此,某搶先往西園叨教,再殺不遲。”
“雕蟲末技,實不值一提。”陳琳謙辭。
“袁氏千裡駒也。”陳琳紅光滿麵。與會世人,雖名不見經傳,然背後權勢卻各個非同小可。若能攀附交友,引為助力,宦途必一帆風順。
許亦知黃門難撼,張儉不忘叮嚀道:“此事,大將軍宜持久,遲恐生變。若被張讓、趙忠得知,搶先發難,則我等俱休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