抄掠全城,所得銅器,全無本錢可言。董卓再鑄三銖小錢,亂價足重五銖錢,可謂一本萬利。

百姓苦不堪言。商家感同身受。因而金市子錢十家,齊入函陵官寺。求救函陵令魯肅劈麵。魯肅好言欣喜,遂六百裡通報國中。

故桓典有言。許攸毒計,殺人誅心。

所謂牽一髮而動滿身。

一方麵,洛陽百姓需用薊鈔,采辦餬口所需。另一方麵,又需忍耐董卓剝削,一比一,兌換小錢,交征稅賦。

特彆先帝《起居遺詔》一出,居擁大義。薊王奉獻仍舊,天下自當昂首稱臣。

後卓敗,塢毀族滅。

薊王新婚燕爾,遠遊未歸。

萬幸。百官俸祿,皆由錢堡足額發放。薊王雖因故離京,然奉獻不改。便是春臘二賜,洛陽百官,亦與薊國比同。

泥範鑄錢,公然迅捷。得首批三鑄小錢,董卓犒賞全軍。各處大營,歡聲雷動。何如兵士出營入市,手中劣錢,對比兩漢五銖,竟先折六成,再行五兌一。計“十二兌一”。

見無益可圖,董卓遂命親信,於洛陽各處,立子錢數十家家。用於小錢兌換。

究竟上,若董卓鑄足重四出五銖。風險並不大。

薊王十年心血,毀於一旦。更令赫赫威望,自雲端墜入無底深淵。

所謂“不當家不知柴米貴”。

隻恨薊王不肯受禪。不然,何必於董卓劈麵,卑躬屈膝。顏麵無存。

洛陽朝堂,困守關中。機構癡肥,兵卒浩繁。人吃馬嚼,外加宗室貴胄,封君列候,嗷嗷待哺。

當下,雖未遷都長安。然內憂內亂,已渙然冰釋。南陽毀於大水。群雄貌合神離。漢室宗王崛起,更有薊王虎踞河北。

朝中缺錢,可想而知。

西遷長安後,闊彆關東聯軍,又近羌人占有。董卓隻手遮天,築塢於郿,高厚七丈,與長安城相埒,號曰“萬歲塢”,世稱“郿塢”。塢中廣聚珍寶,積穀為三十年儲。自雲:“事成,雄據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畢老。”

與此同時,薊鈔亦水漲船高。采辦力一如先前。

更何況,僅為三銖重。分量不敷,動手便知。

兵士心中憤怒,可想而知。

“肉腐出蟲,魚枯生蠹”。千裡之堤,終潰於蟻穴。

洛陽百萬之眾,月月過更。令董卓所鑄小錢,敏捷眾多成災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