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毋需多問,安坐便是。”太後輕聲答曰。
“北國可有動靜。”董卓又問。
“也罷。”何後心願已了,這便起家出館。
“此去封國,當謹言慎行。以防遭人構陷。”太後諄諄叮嚀。
自先帝崩於困龍台上,已滿三年之期。太後守滿三載,仁至義儘。
“哦……”弘農王微微一笑,衝劈麵坐榻何苗言道:“母舅恐難隨我西去。”
“喏。”弘農王自無貳言。
“恭送太後。”弘農王送至階下。開啟車門,似有孩老練聲言語。莫非太後竟將麟子攜在身側。弘農王心中一動,遂瞭然於胸:“本日一彆,不知何日再見。太後保重。”
函陵令魯肅高舉千裡鏡,遙見太後車駕,迤迤邐邐,繞園而過。不由暗生疑竇:“何故改意。”
某若為君,又當如何?
“不成。”魯肅言道:“既為策應,豈能先出。若被看破,再難轉圜。”
董卓亦點頭道:“股掌之間,皆難割捨。欲救胞兄,親子亦不成棄。”
董卓心底,忽起一絲波紋。
“為今之計,該當如何。”華雄問道。眼看太後鑾駕遠去,遲恐不及也。
“阿母何事惶恐。”弘農王掀簾問道。
西門角樓。
“哦?”董卓遂看座下,尚書令許攸:“子遠,覺得如何?”
“太後車駕正停於道旁,並未遠去。”史夫人答曰。
恭送太後車駕出館,弘農王遂領世人登車,西去封國。
“喏。”
“子遠言之有理。”董卓話鋒一轉:“然斷不成怠慢。薊國大漢一藩,若能奉獻如舊,當為天下榜樣。”
又行一段,趙忠抵窗言道:“稟太後,函園至矣。”
“畢竟骨肉嫡親,太後終捨不得割去。”弘農王言道。
“太後所言極是。”弘農王,無喜無悲。
擺佈皆屏氣凝神,館內一時落針可聞。
“喏。”弘農王隻顧應諾,彆無言語。
“如此,大將軍何苗亦入西園矣。”許攸心中暗歎,麵色穩定。可惜太後割肉飼虎,半途而廢。洛陽四郭八關十二城門,皆為董卓所握。從今今後,恐難覓良機。西園困居城中,雖有萬餘守軍,然若想破關而出,實屬不易。留太後母子為質,薊王亦多生一分,投鼠忌器。
居高俯瞰,群臣下拜。
“恰是。”事已至此,已無需坦白:“中丞密令,尋機策應太後母子入園。本覺得必是本日。不料太後鑾駕,繞園而過。如何策應。”
“恰是。”即便館中並無外人,太後亦未曾說破:“我兒身側,亦不成缺人奉養。宜當擇選西園婢十人同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