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侄四散,各分東西。天下群龍無首,諸侯盤據,以觀時變。

先前郡兵,亦收編出列。為衛將軍大營將校。

“洛陽情勢如何。”

“黨魁歸葬那邊?”

先前,曹操整備水軍,於雷澤督造水軍大營。今已完工。扼守鄄城高低水路。引河水繞城,再續佈施水。隻需水到渠成,足可保兗州,舉州之安。

此處乃是言,曹操不知輕重,臨淵弄險。兗州士林憤痛,便是民怨彌重,獲咎一人,便劃一於惡儘世家。隻需一家振臂,兗州全亂矣。

換言之,今青州牧劉岱,兗州牧劉繇,皆為陶丘洪所舉。

政治遺產,亦可為家門後輩擔當。

見機一到。張邈以親信之言相勸:“孟德當知。先前子許(衛茲)多次相邀不至,隻因不肯裹挾兗州士林與孟德之爭。”

心念至此,遂召群僚相問。

話說,自黨魁獄中暴斃。著名黨人雖所剩無幾,然諸如張邈、胡毋班等,碩果僅存,為何不繼黨魁身後之位,反令後起之秀景顧上位。

各自落座,賓主儘歡。

曹操笑問:“不知太師辟為何職。”

“豈不聞‘士林憤痛,民怨彌重,一夫奮臂,舉州(國)同聲’。”

不出所料。本朝公府徵辟,先為府吏,再出為朝官。幾為常例。如此,所辟之人,遂成“門下故吏”。四世以後,遍及天下。皆為翅膀。

薊王亦不例外。先前,祖父劉雄為東郡範令。父劉弘年二十舉孝廉。若不早亡,必為官。也不至於,家道中落。母親含辛茹苦,織蓆販履,將其養大,年十五使遊。

變態則妖。

檄文原意,見叔侄相爭,逼迫天子,天下無不氣憤。隻需振臂一呼,必群起呼應。張邈私改舉國為舉州。將薊國換成兗州。

陳宮目視荀彧,眼中彆有深意:“黨人皆鎬素,為黨魁送喪。”

曹操一聲長歎,下拜離席:“孟卓良言,操,銘記。”

先前欺曹操,初來乍到。不知短長深淺。故朱門大姓,盤根錯節,休慼與共。饒是五色棒殺權臣之曹孟德,亦不敢妄動分毫。

此乃薊國報館丞陳琳,《為王檄京師》,檄文中名言。刊印《朝聞日報》,而廣為傳播。

曹操大喜。倉猝迎入府中。

除客席,促膝長談。

曹操笑道:“我欲平豪強塢堡,乾士林何事?”

今,奉天子以令不臣。曹操後顧無憂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