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讓、趙忠,此時如何還能不知!

便是永樂董太後,先前亦曾徵外甥張忠為司隸校尉。

“哦?”陛下略顯不測:“為太後何求?”

程璜答曰:“竇太後乃我大漢正宮太後,又是陛下嫡母。因受竇大將軍連累,而被王甫、侯覽等人,監禁雲台多年。昔鄭莊公因母薑氏與王弟共叔段謀反,一怒之下,將母遷出王城,誓曰:‘不及鬼域,無相見也!’言畢,鄭莊公已自悔。大夫穎考叔進言:‘掘地及泉,遂而相見。’因而乎,莊公‘掘地見母’,母子得以‘鬼域相見’。

“雖無定論,卻很有此意。”張讓答道。

不料陛下聽完,欣然若失。

“老奴雖即將入土,卻也還可供主差遣。再奉侍太後數載,也算老有所用。”程璜伏地答道。

“垂白叟請起,賜座。”

“垂白叟覺得,朕當如何?”陛下和顏悅色,居高低問。

我朝雖以孝義為先。然今時卻分歧舊事。

早已呆若木雞的十常侍等人,倉猝跪地擁戴。

因而乎,太後下詔任命官員,遂成兩漢常例。

一問一答,數息之間,不啻刀山火海,存亡兩難。若惹陛下龍顏大怒,必死也。然若陛下納其言,善待嫡母。十年繁華繁華,唾手可得也。

時下染髮膏,多用黑豆製成。將黑豆浸泡在酢漿中一到二日,加熱煮爛,濾掉豆渣,再熬成膏狀。用時,直接塗在發上皆可。後稱“大豆煎”。

心念至此,二人隔空對視。暗自唏噓。

而說完一席話,便五體投地的程璜,更是猛鬆一口氣。

程璜對曰:“老奴模糊記得。建寧四年十月月朔,陛下曾率群臣,親為太後祝壽。此孝舉,為天下津津樂道。今距太後生辰,不過數月。何不將太後遷出雲台,妥當安設,再領群臣,祝太後壽。”

“永安宮。”程璜偷看陛下神采,這便考慮言道:“永安、永樂,甚是相配。以示陛下嫡母、生母皆行儘善也。”

“陛下何意?”畢嵐問道。

“二位皇子皆是庶出,何來嫡子?”畢嵐又問。

然論大局觀。二人卻拍馬不及,差老一輩寺人遠矣。

“陛下善待嫡母,乃是要立嫡子也。”張讓答道。

“有垂白叟奉侍太後襬布,朕亦足可放心。”陛下笑問:“此去,可有所求?”

這套五體投地大禮,饒是百看不厭,已成裡手的陛下,亦眼含讚成。

而陛下非竇太後親生。如此後宮董太後失勢,於情於理,以己度人,又豈能坐視竇太後複起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