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門式微,無可逆轉。餘下中常侍,唯剩趙忠、封諝、畢嵐,宋典,四人,互不連累,難成氣候。以黃門令左豐為首,漸由中黃門執掌禁中表裡。不出十載,黃門少令必為中常侍。不出二十載,黃門當複起。
“漢氏承秦,率天下為天子修服三年。”
“好。”三姐妹,這便定計。
“許,恰是此物。”程中大夫言道:“竊覺得,乃信物也。持另一半附蟬者,必是阿父翅膀。”
雖未明媒正娶,卻有伉儷之實,且身懷六甲。當可“奪情”處之。命其返回封國,遙祭亡父便可。無需滯留京中。
說者偶然,聽者成心。程中大夫言道:“姐姐可曾記得,前永巷令徐奉之死。”徐奉曾與其對食。故程中大夫,影象猶新。
程中大夫輕聲言道:“此中隱蔽,小妹亦不得而知。阿父臨終前,亦未曾言及此事。”
董重、何苗,又何嘗不是在與“時候競走”。
“此地,可久留乎?”二女歎道。
薊王亦如此。
少頃,長女忽問:“阿父臨終之言,小妹可否相告。”
於吉再拜而出。
話說,先帝初,竇太後垂簾稱製,竇大將軍監國時,靈帝不也造複興劍四柄,以明心誌。終歸身不由己,不得已而為之。
“喏。”程中大夫,亦是雷厲流行。
“謝座。”二人隔長石對坐。
“神仙亦可安好。”神女伸手相邀:“請坐。”
程璜臨終前,上呈陳情表。請願“不歸鄉,葬北邙”。竇太皇亦允之。
“世人皆傳,巫山雲雨,為床笫之歡。乃大謬矣。”神女輕聲吟誦:“巫山高,高以大;淮水深,難以逝。我欲東歸,害梁不為?我集無高曳,水何梁湯湯回回。臨水瞭望,泣下沾衣。遠道之民氣機歸(注②)......”
少帝如此。
“日月逝矣,歲不我與”。
如前所說。黃門附內而生。隻需漢室仍在,必有黃門複起之時。
巫山神女峰,閉關石窟。
至此,大漢朝廷及內宮,僅行喪三十六日。以三日易三月,以三十六日易三十六月(三年),後代稱“以日易月”。三日過後,除朝廷外,全百姓生,百無忌諱。此製一出,曆代因循,少有變動。
“一彆二十載。神女無恙乎?”來者不是旁人,恰是來去無蹤之承平青領道,於吉。
“我等已查過,並無片字。”長女答道:“隻在匣中尋到‘半片附蟬’。”
於吉笑道:“正為此事而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