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軍校尉馮芳,乃八校之首。又貴為薊王外舅。坐享高官厚祿,更加珍惜羽毛。諸將愛護,將相敦睦。更有魯子敬,國士無雙,守土有功。年初,加“光祿大夫”,擢升比二千石俸。

王太師為世人舉薦。

禮畢,落座。

俗謂“人過留名,雁過留聲”。何況時人重名。身受袁術,奇恥大辱。長塗二龍,焉能不臥薪嚐膽,報仇雪恥。

入府與黃琬密談,求河東郡居住。

聞絃歌而知雅意。

至此。州、郡、縣,三級吏治體係齊備。洛陽治政,遂入正軌。

“本來如此。”伏完這便心領神會。同為“拜船埠”。劉繇雖貴為右將軍,遙領揚州牧。然畢竟無一兵一卒傍身。空口白牙,如何能說動函園官吏,助其成事。

更加京師勳貴,皆伴駕搬家甄都。洛陽表裡,再無掣肘。與函陵令魯肅,勠力同心,相得益彰。前西園八校尉,今為函園八校尉。洛陽八關,除函穀關都尉吳匡,餘下七關,皆由函園八校,領銜戍守。

特彆河南尹司馬芳,洛陽令司馬防,並大鴻臚司馬儁,號“三馬同槽”,皆出薊王門下。兄弟二人,自牧守京師,大刀闊斧,很有建立。

十裡函園,懸樓九阪。陽港雙市,藩商齊聚。繁華鼎盛,不下洛陽三郭北邙。

稍後,又有前揚州牧,領右將軍劉繇,入京來投。

展轉數月,引而不發。待司州立府,灰塵落定。這才登門相求。足見劉繇,一雪前恥之心。

薊王多措並舉。答覆舊都之意,不言自喻。碩果僅存之十常侍,鉤盾令宋典,掖庭令畢嵐,並京中黃門,及洛陽百萬之眾,皆得心安。

黃琬不敢擅斷。遂待之以客禮,後遣使甄都。便有司州彆駕刁韙此行。

司州,乃司隸校尉部改立。治洛陽。時黃琬走頓時任。先入薊王函園。由函陵令魯肅舉薦,河南尹、洛陽令、城門校尉等,留守官吏與之瞭解。

世人舉杯共飲。

雍營並長安營,皆為漢安帝,延平四年所置。乃因西羌頻頻反叛,為護前漢皇陵,故在三輔置營士。

遍觀附屬甄都治下州郡。幽、冀、並、涼、雍,五州皆出薊王兼督。餘下青、徐、豫、兗、荊,皆得其主。且州牧皆兼領將軍位。軍政一體。唯司州牧黃琬,無軍權傍身。劉繇此去投奔,可謂目光長遠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