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馬台大使館,立於泉州港。先前,暫居巨馬水砦,民船營中的五萬倭女,今已接踵嫁人。連續與夫家一併遷往正儘力督造中的臨渝、沙壘等各津港。落戶為薊民。
“速遣一支水軍,前去邪馬台博多港。麵呈國書,扣問倭女王。”劉備言道:“若不得相見。則向王弟,扣問狗邪韓國事件。”
待狗邪使者出殿,梯秀又進言道:“啟稟王上。水軍出發時,下臣願同往。”
左國相崔鈞旋即問道:“如你所言。貴女王常居深宮。專侍神鬼,不問政事。與狗奴締盟之事,是否與女王弟,相乾?”
有道是“一方水土,養一方人”。生於孤島,島夷對大陸的巴望,與生俱來。無它,趨利避害,人之常情。試想,若居於四周環海之死地,又如何能不想遷往通暢東西南北之大陸安居。此,便是島夷的野望。
梯秀不敢怠慢,照實傳語。
“公覆。”劉備遂看向橫海將軍黃蓋。
正如綠洲文明對互市的巴望,亦是與生俱來一樣。受國情所限,國土可操縱麵積狹小,冇法一應俱全。為儲存,必定要互通有無,相互互換。
“本來如此。”崔鈞這便欣喜道:“你且放心。我主乃當世明君,自會明辨是非。女王若未曾參與此中,必不會見怪。”
向善而化。纔是獨一霸道。
“邪馬台女王,既與鄙國簽有設港互市之約。又豈會自食其言。與彆國相約出兵,攻略大漢屬國。”劉備言道:“速將邪馬台使,梯秀喚來。”
“國相所言極是。然實不相瞞,此時現在,女王亦不在國中。”梯秀語出驚人。
“喏。”
“這……”梯秀照實答道:“下臣,實不知也。”
“在……”梯秀有口難言:“女王下落,事關嚴峻。請國相恕罪,下臣不能照實相告。但下臣敢用項上人頭作保,女王與此事並無乾係。”
“可否移步說話。”梯秀欲言又止。
“也好。”劉備欣然點頭:“國中若無事,當早去早回。如有事,亦早回。”薊王言下之意,但有草動風吹,當善保有效之軀。
崔鈞聞言,不由一驚:“貴女王今在那邊?”
“意欲何為?”崔鈞含笑發問。似不料外。
那美略作停頓,這便換用倭語相問。倭使亦麵露驚奇,遂用倭語誠懇作答。
倭女王之事,薊國高低,人儘皆知。
如前漢武帝二征大宛。一次出兵,百官群起禁止,武帝一意孤行,大敗而歸。本覺得再興雄師,必倍加阻擾,豈料百官此時卻群起上疏,二征大宛。因而“萬裡長征,隻錄功,不計過”,戰而勝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