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有三兩個六尺島夷,蓬頭垢麵,赤足披髮,畏畏縮縮,登殿覲見。
有漢一朝,相容幷蓄。以傳火天下,漢化五胡四夷為己任。正因強大,纔有容人之量。閉關鎖國,皆源自怯懦自大。文明的先進與否,亦如此列。自傲的文明,多呈外放包涵之姿。而自大文明,多呈收縮防備之態。
“公達所言極是。”賈詡欣然一笑,莫逆於心。
東西南北國境,風平浪靜,民生安寧。唯半島之南,真番屬國,屢遭倭人船隊襲擾。先前,劉備已命薊國水軍,巡查擯除。豈料一來二回,適得其反。倭人皆知,大漢水軍等閒不動兵器。因而變本加厲。竟率眾登岸,草設港口。
所謂“溫飽起盜心”。古往今來,讀不讀書,人皆一樣。
門下祭酒,劉備未得合適之選。先將門下督鄭泰食俸,晉升為比千石。待主簿孫乾返歸,亦當食此俸。一眾屬吏,皆有晉升。薊王公私清楚,當可均衡。
新手難度與天國難度,最大分歧。便是以墨家為代表,以先秦構造術為載體,“中原科技線”的傳承與否。此,纔是影響後代二千年之天國難度。未能完美通關,解鎖三國真・結局,乃至中原文明,曆經血難,直墜煉獄(深不深切?)。
“神上宗師之使也。”荀攸亦才乾高絕,此時焉能還不貫穿:“誠如文和所言。黃巾亂前與亂後,行事截然分歧。猜想,率眾而起,攻掠天下,乃大賢能師之策畫。而裝神弄鬼,操弄民氣,纔是神上宗師之手腕。”
劉備傳語左國令士異:“速將那美召來。”
“倭人是何意?”薊王居高低問。
又各自蒲伏跪地,磕磕絆絆說了段倭語。
此亦是大陸文明與海島文明的,天壤之彆。
薊王劉備要做的,便是亂世立旗。昭告天下,衡量利弊。凡有過界,必討之。
後代有詞:“利慾薰心”。
賈詡亦感同身受。二人皆才乾高絕,難分良泰。不過是術業有專攻。論推斷民氣,賈詡天下無敵。然論奇策謀國,荀攸亦不差分毫。
正因四海昇平。倭人侵島之事,反成熱點談資。街頭巷尾,皆群情紛繁。話說,王上傳檄天下,夏季發兵。兵不血刃,收伏白波黑山。新納軍民百萬。安設在西北國境。薊國人丁輕鬆破九百萬。本覺得按天然增加,還需三五年方能破千萬。不料卻有倭人奉上門來。許用不了多久,薊國便可為千萬之國。
亦如前所說。前後黃巾期間,前後兩位主謀,正聯手奉上一出絕代神腳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