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嗬嗬……”司馬徽撫須而笑:“依老夫鄙意,非也,非也。”
見被水綠琉璃風燈,照亮的“上庠令”(車)牌。門樓衛士,倉猝命人開中門相迎。
臨鄉中城。一輛駟馬安車,入裡道,停在門下祭酒司馬徽府門前。
“借‘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’,儘收‘蜀身毒道’沿線夷人種落,為我主所用。進而鑿穿西南,連通身毒,直抵大夏。將我國風景,輸往天下。若能鑿穿此路……”鄭玄幡然覺悟:“三南!”
窗下屏風所繡,恰是三南山川地形圖。
“然也。”司馬徽欣然點頭:“換言之。此舉,乃出夷人誌願,非郭奉孝所謀。”
話已至此,鄭玄如何能再不覺悟:“‘西南夷君長以百數’,豈能皆與主公‘解仇結婚,交質盟詛’。因而乎,為向化三南百夷,‘回祿後嗣,大巫之女’,便為上佳之選。”
“康成何出此言?”司馬徽這便入閣相見。
待繞過屏風,見司馬徽正憑欄而立。鄭玄遂問道:“德操可覓得萬全之策?”
“德操安在?”鄭玄問道。
“郭奉孝,天縱之才,然畢竟幼年。所謂‘卑不謀尊’,今犯人臣大忌,竟‘迫主和親’。存亡一線,如何保全?”鄭玄直問。
卻未見仆人安在。
“先前。郭奉孝曾密信右丞賈文和,言及主公和親‘回祿後嗣,大巫之女’。被賈文和婉拒。正因‘卑不謀尊’。時,都護府左丞戲誌才,便有先例。曾為主公‘不告而娶’,一力促進與鐘存女豪和親。所謂‘不知者不罪’。過後,太妃親下口諭,此事不成再有。今已有言在先,明知不成為而為之,乃大逆之罪。郭奉孝天縱奇才,又焉不自知。”
“拜見鄭公。”便有府中管事,趕來相迎。
亭台自有高閣。排闥視之,亭內婢女,昏昏欲睡。聞聲,各自驚醒。見是主父好友,正欲上前參拜。卻被鄭玄搖手所止。自行登臨頂閣不提。
“水,準也。中有‘微陽之氣’也”。“鏡,‘景’也,‘鑒’也”,“明鏡者能夠察形也”。“鏡於水,見麵之容”,乃“水鏡先生”之意也。
“奉孝當如何?”鄭玄三問。
園中亭內,燈火闌珊。四月初夏,夜風微涼。依迭石之山,映一池碧波,再趁香樟木香醒腦。秉燭夜讀,何其高雅。傳聞,為紓水鏡先生思鄉之情,園中山川,皆臨摹陽翟故裡風采,微縮而成。此中內幕,外人又如何得知。知微見著,薊王尊師重道,身材力行。故上行而下效。便是將作寺良匠,亦深受感染。極具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