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速去。”王太師言道。
“實不相瞞。”董重一聲慨歎:“某與公路,可謂刎頸之交。洛陽時,便常結伴隨遊。世人皆知‘公路驕豪’,‘以氣高人’。然卻不知,‘矜名尚奇’,‘以俠氣聞’。溥天之下,能令袁公路心折者,唯玄德一人耳。”
隻可惜,洛陽時袁長水,堂內世人,避恐不及,又豈敢等閒招惹。其人眼高於頂,能與之為友,幾無能夠。與之稱兄道弟,鳳毛麟角。故袁術為人,究竟如何。甄都以內,許隻要車騎大將軍董重,能略知一二。
“路中捍鬼。”王太師如有所思。放肆放肆之人,必有異於凡人之誌。
“卑賤癡頑。殺陳王寵,於薊王何益?”尚書令桓典,仍未貫穿。
“先有曹孟德上表,劾奏陳王寵私納傳國玉璽。又有江東使節渡江,索求不成,刺陳王於館舍。再有曹孟德乘機出兵,攻略陳王都。何其巧也。”不其侯答曰。
此舉,有悖常理。
不其侯伏完,乃當朝太仆,位列九卿。又是王黨之首。車騎大將軍董重,自不敢怠慢。遂開中門相迎。
不其侯伏完,開門見山:“袁術令人行刺陳王寵。大將軍知否?”
“某已知。”董重悄悄點頭。此等大事,董重天然曉得。
見太師巋然不動,雲淡風輕。“泰山崩於前而色穩定,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”。堂內黨徒,各得意安。
尚書令桓典慨歎:“袁術為長水校尉時,好奢淫,騎盛車馬,以氣高人,語曰:‘路中捍鬼袁長水’。”
不得不說。
曹操一函密信,便說動袁術,刺陳王寵。亦是時勢使然。
“此中有詐。”不其侯伏完,心有不甘。
少年得誌,陳年舊事。時過境遷,再回想,董重亦感慨萬千:“某覺得。袁公路,所作(所)為,非為江東合肥侯,乃為……劉玄德也(詳見:《諸夏・1.111 雲龍風虎》)。”
悖論無解。
斬斷諸國聯盟,曹孟德方能:『攻徐豫,占荊襄,逐袁術,獵江東』。
“喏。”
袁術與曹操,一唱一和,環環相扣。必早有默契,豈是一句偶合,能夠概括。
天下局勢,如何運轉,方於薊王,最為無益。
“二袁與曹孟德,乃是故交。”不其侯伏完,情急言道。
曹孟德、袁本初,其人其事,另當彆論。
一言蔽之,關東亂局,於江東二袁,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群僚無不屏氣。堂內一時落針可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