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恰是董侯。”慮及此處,許攸反自生疑:“何後一心垂簾。為何傷人傷己。反令王美人貴子得利。”
“何後為全麟子,故行嫁禍之計。”李儒亦如此想。
此,亦是史夫人,百思不解之處。
恰逢休沐之日。薊王與眾妃相伴玩耍。稍晚,經十字飛閣,入靈輝殿上觀天閣。與眾女仙修煉。日程之滿,足見一斑。
女仙守備觀天閣,天羅地網大陣。謹防同道中人,不請自來。夜以繼日,居功至偉。特彆薊國遊士浩繁。若趁人不備,潛入宮中,圖謀不軌。悔之晚矣。
解暑降溫,薄衫無痕。便是炎炎夏季,亦覺清冷非常。
聞先前烏桓蓮妃,亦久不受孕。得華大夫開出良方,這才如願。女仙遂日日溫泉沐浴,再隔三差五得夫君大力互助。行外敷內炙,以求早日暗結珠胎。
“善刀而藏。”陳琳一時盜汗淋漓。不料何後竟有此等心機,此等手腕。又是此等,舉重若輕,風輕雲淡。
略作考慮,陳琳點頭不信:“大將軍乃太後一母同胞之兄。焉能棄之不顧,隻為激憤董卓。”
略作考慮,許攸答曰:“今太師與大將軍,勢如水火,斷難分身。朝堂紛爭複興。董卓其人,狼子野心。何苗本怯懦無膽之輩,今身受奇恥大辱,恐至昂揚。與董卓勢不兩立。”
俗謂“虎毒不食子”。終歸“不幸天下父母心”。阿鬥乃天降流火,麒麟送子。何後且與薊王一清二白。並無輕易之事。世人本不知阿鬥出身。何後先前亦不覺。然待目睹阿鬥一每天長大。何後焉能不恐憂,身後之事。時人常說,名正言順。若出身不正,如何能得善待,乃至善終。
幕府三丞,分掌治政,日理萬機。百忙當中,得洛陽邸報,遂相聚一堂。
賈詡一聲慨歎:“守喪三載,仁至義儘。了結前緣,鸞膠再續。何後此舉,非為善己身。乃為全麟子也。”
“嘶――”陳琳倒吸一口冷氣:“莫非,恐傷其母,故先行遠避。”
何如日久不孕,頗多遺憾。大漢母憑子貴,女神仙人自危。先前各有仙門,行走江湖,無牽無絆。今入薊王宮,坐享繁華無邊。居安思危,亦是常情。
“廢立天子?”陳琳神采,可想而知。
亂世至矣。今漢氣數已儘。江山社稷,終為薊王所得。薊王三百子嗣,均分天下。若無阿鬥一席之地,如何是好。
薊王宮。
“何後女中豪傑也。”荀攸有感而發。
六月暑熱。便有天車舉水至頂,沿飛簷四周流下,如懸溜飛瀑,又似水幕垂簾。“脈分線懸,自簷柱砌,壘壘如貫珠”,層層下落,“隨風飛灑,散作空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