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光大亮,忽聞號角雄渾。劉備攜王妃,並麾下文武,恭迎太後儀仗登船。

“阿鬥無辜,太後善待。”王妃取鬢上金步搖贈回:“此物乃太後為皇後時,所賜。本日,物歸原主。”

蹄聲隆隆,車輪滾滾。路上行人驚駭遁藏。沿途亭驛,即便事前得報,亦各個如臨大敵。不敢粗心涓滴。乃至為此次出行,二宮太皇並少帝儀仗,乃由衛將軍張濟,並五官中郎將張繡,領二宮虎賁,一起伴駕擺佈。河南尹司馬芳又命洛陽南部尉並河南中部掾,領麾下將校沿途護送不提。

各自落座,相對無言。

“至今明淨身。”

天子出遊,看似置身故鄉,與民同樂。實則,撤除土牆草屋,統統與宮中大同小異。

“妾,叩見太後。”薊王妃,盈盈下拜。

古有“雞鳴狗盜”。話說,齊孟嘗君出使秦國,被昭王截留。有一門客自狗洞鑽入秦宮,盜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寵妾,討情放行。逃至函穀關時,昭王又命令追捕。便另有一門客學雞鳴,引群雞齊鳴,賺開城門,孟嘗君得以逃回。

黨人複起,勢不成擋。遐想當年,淚染青衫。

董驃騎並何車騎,車駕亦入前隊。透過白琉璃車窗,二人邊幅,清楚可辨。

換言之。時至本日,黨魁之名譽,雖不敢說與先賢比肩。然足望郭林宗項背。

“陛下聖明。老朽乃成皋人氏,多年前入村拜師,習杜氏釀酒技藝,故不姓杜。”裡魁答曰。

四目相對,何後忽生自慚形穢:“王妃愛恨清楚。妾,遠不及也。”

見裡魁舉止得體,對答如流。白髮童顏,馴良可親,不似鄉野鄙夫。少帝隨口一問:“裡魁何名?”

“回稟陛下,老朽呂儉,字伯奢。”

即來則安。

何太後終與薊王妃,相見。

“王妃免禮。”卻被何後,離席托起。

安車駟馬,水泄不通。皆是薊國製式馬車,非富即貴,氣度非常。雖輕車簡從,廂內用度,一應俱全。如此範圍,令人咋舌。隨行人等皆言,唯有郭林宗遊洛陽,後歸鄉裡,衣冠諸儒送至河上,車數千輛。可與本日,相媲美。

通關大道,輕車半日可行二百裡。更何況駟馬安車。百餘裡官道,雞鳴時出發,日出已過伊闕關。不等日中,便可到達牛山腳下。

不等抵近。遙見村頭旗號招展,人隱士海。村中裡魁,攜父老鄉親,恭迎太皇並少帝一行。

“因何不姓杜?”少帝又問。

少帝,少年心性。外出踏春,自是欣喜。二宮太皇,可貴出宮,亦意趣盎然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