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儘於此,受命而為。至於後事如何,且儘人事,聽天命吧。

少年時,劉備如芒在背,日夜不得安生。本日方知,所患,並非大賢能師,而是神上宗師。

冀州民氣初定,不宜輕動。

劉備方知,張燕等人,已人去砦空。

張燕悄悄點頭:“神宗,果欲責備國大亂乎。”

劉備自領數萬中軍,據黑山大營。收攏老幼,整編降賊。自楊氏完敗,黑山倉惶南逃。占有朝歌,吸納四周流寇。非冀州出身,青、豫避禍流民皆奔敖倉乞食,亦多裹挾入夥。職員漸雜。黑山主力屯駐朝歌西部山區,自滄水北岸青岩山雲夢山至淇水南岸青岩壁青岩絕,南北五十裡群山,廣築營堡烽燧。皆屯有各部兵馬。

待風雪稍息。薊王數路雄師並起。薊國四校,各領麾下精兵,攻入南四徑。劉備自領中軍,直搗黃龍。

本覺得必是場攻堅血戰。豈料雄師一至,望風而降。

屋內之人,隻穿薄衣,正單獨對弈。

“依先生之意,黑山軍當南下安身。”張燕已會其意。

張燕既識大局,襄楷亦不做坦白:“於毒、白繞、眭固所部,或投董重。渠帥所部,或投何苗。”

糧秣暫由敖倉支取,待大河解凍,再運糧彌補。

待世人儘數離帳,襄楷又私語道:“滎陽義兵,隻是其一。豫州大地,黃巾餘眾,依山下寨,星羅棋佈。汝南、潁川黃巾何儀、劉辟、黃邵、何曼等,眾各數萬。諸如九江雷薄、陳蘭,荊州長沙區星、零陵觀鵠等,本地豪帥,皆可引為助力。今後海闊從魚躍,天空任鳥飛。何必死守黑山。”

既已定計。黑山賊眾聞風而動。各領精銳,兵分數路,借積雪保護,晝伏夜行,各自逃命不提。唯有青壯本事酷寒極凍。山中老幼,各自望山而哭。

此時現在。

“白波既投董卓,我等東去、南下,又當投奔何人?”張燕乾脆言明。

當場改建成流民營地,好處多多。單斷絕病患一項,便可嚴控瘟疫滋長。陶升、楊鳳等黑山彆帥,悉數留用。一問方知,那日在楊氏角樓,黑山大小渠帥四十又一。撤除張燕破牆而走,唯楊鳳一人假死逃命。至此心悅誠服,早有納降之意。見他弓馬純熟,很有威望。劉備遂拜其為校尉,號:“黑山”。陶升為黑山司馬。

“賢弟高義。”張燕心中一暖:“如此,四徑數十萬老幼之身家性命,便拜托賢弟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