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陳寔北上薊國,為四少師。許劭遂絕北投之念。

劉表悄悄點頭,又問道:“何如合肥侯,近在天涯。另有猛虎臥於床榻之側,恐為其傷。”

黃巾亂時,各奔東西。許靖並許氏兄弟,北上薊國,今為門下功曹掾,醉心“朝聞日評”。

洛陽少帝廣發檄文,今亦傳至荊州。

豈是一句名流相輕,能夠道儘。

親信不是旁人,恰是大名鼎鼎,“平輿二龍”,興“月旦評”之許劭。

雖有大江阻斷。然憚於孫堅飛雲艦隊。劉繇遂六百裡遣使上洛垂危。又命親信攜重禮,前去荊州,求援同為漢室宗親之荊州牧劉表。

同車入府,大擺筵席。

新帝盤據之心,昭然若揭。特彆徙封江東猛虎孫堅為揚州牧。現任揚州刺史劉繇,寢食難安。遂將州治,由曆陽移至曲阿。

皆奉許子將為上賓。荊州名流,紛繁離席敬酒。許子將,沾唇即止,惜字如金。眾皆铩羽而歸,未得半字風評。

時人以右為尊。江左之稱,足見一斑。另有“蠻左”一詞,亦可左證。

如試兒楚禮,隻興於江東,不過江北。亦可知楚漢爭鋒,餘威猶存。直至五胡亂華,衣冠南渡。楚漢共融,試兒等楚禮,方成中原主禮。

每年梅雨時節。薊王泛舟南下,赴巫山雲雨會。遂成常例。

乃證六合大道也。

換言之,自薊王南下討賊,到巫山神女北上薊國。楚漢和同,局勢所趨。

玄女之術,可想而知。

新帝本就是合肥侯。立國於江淮之間。又曾兄終弟及,繼先帝位。故與南陽帝鄉,民情差異。江淮後代,多心向之。

及王莽篡漢,穎川許昌人李憲,時為廬江屬令。莽末,江賊王州公等起眾十餘萬,攻掠郡縣,莽以憲為偏將軍、廬江連率,擊破州公。莽敗,憲據郡自守。更始元年,自稱淮南王。光武建武三年(27年),又自主為天子,定都舒縣,置公卿百官,擁九城,眾十餘萬。六年,漢軍攻占舒縣,李憲被殺,淮北國亡。

許子將,顯名於世。初為郡功曹,太守徐璆甚敬之。府中聞子將為吏,莫不改操飾行。同郡袁紹,公族豪俠,去濮陽令歸,車徒甚盛,將入郡界,乃謝遣來賓,曰:“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。”遂以單車歸家。

“此亦不難。”許子將趁機道明來意:“今揚州刺史亦心向洛陽。且與使君同為漢室宗親。若高低夾攻,首尾照應,便是猛虎,亦囚於柙中也。”

時下,江淮大地,正介於楚漢之交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