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漿薊茶,沁民氣脾。止渴生津,回味悠長。

蒼奴不敢怠慢,親引二人前去。

先前多有海船來往。周遭亦多賊寇。謂“山海之盟”。後廣陵賊薛州,錢唐賊胡玉,並北海賊管承,前後伏法或投誠。海誓山盟,隨即崩潰。大股海賊不見蹤跡。唯剩零散餘賊,不時出冇。後海市大興,船戶皆北投薊國。海賊有利可圖,常饑不擇食,攻掠港內泊船。不其港,亦飽受擾亂。得新任北海相袁紹,攜兵剿除。這才轉危為安。

共入草廬,賓主落座。婢女奉上香茗,麋竺以茶代酒,舉杯相敬。

陳珪笑問:“君識薊王乎?”

少頃,便有一年而立之人,白麪髭鬚,溫文爾雅。不疾不徐,趕來相見:“麋竺見過二位上官。”

“此事易耳。”陳登已有定計:“時,下邳闕宣,聚眾數千人,自稱天子,攻取泰山華、費,略任城。莒與下邳相去不遠,常為賊擾。東海人蕭建,今為琅邪相,治莒,保城自守,不與賊通。隻需清除下邳賊眾,琅邪相必有厚報。”

“事不宜遲。”陳珪這便命船家折向朐港。

麋竺肅容下拜:“公,真乃奇士也。”

“亂世用重典,急症下猛藥。為江山社稷悠長計。不得已而為之。”陳登情意不改。

麋竺聞絃歌而知雅意:“薊國名產,名實符合。”

東海麋氏,累世钜富,乃本地豪商。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

鬱洲,古洲名,為《山海經》中十洲之一。相傳秦末項羽身後,田橫與其屬五百人居此島,故彆名田橫島。後代稱雲台山。至清時,因海岸擴大,始與陸地相接。時下山在海中,東臨滄海,襟帶徐淮,“週迴數百裡”。故稱之。漢末,邴原將家入海,住鬱洲山中,即此。

卻暗中招募船工,督造大舡。特彆南陽大水前,得南陽良工數千,仿照薊式潛輪船。

中平二年,正月,琅邪安王劉據薨,子劉容嗣。為新任琅琊王。

“此乃虎狼之計也。”陳珪聞之慨歎。

“請廬中一敘。”麋竺伸手相邀。

陳珪試問道:“若能解君親信大患。麋君,何故為報?”

遙見鬱洲山,鬱鬱蔥蔥,山環水繞,恍若海中仙島。居東已草創津渡。泊稀有艘海船。待海船停穩,蒼頭遂引父子二人登島。

半杯入腹,陳珪歎道:“上邦風景,名不虛傳。”

“速速帶路,遲恐不及。”陳珪半真半假。

陳珪問道:“兵從何來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