沃洛加西斯四世諸王子,乃至皇室成員,背後皆有盟友。若老王一旦駕崩,何人擔當安眠大位。唯憑氣力說話。需求時,即便兵器相向,手足相殘,亦在所不免。
又得橫財一筆。
隻因國多數城,多為貴種所居。宅邸華麗,奢糜之風,無所不消其極。若不做修減,賜賚編戶齊民。由儉入奢,反而不美。
趙雲忠心可鑒。此亦是肺腑之言。
所謂“是可忍,孰不成忍”。
刮地三尺。定要將金玉其表,悉數撤除。
何人即位為王,事關本身好處。此時,東部聯軍被困邊疆。於西部邦國而言,可謂喜從天降。
當下,最為毒手,便是各國多數城,待貴種遷出,宅邸如何分派。
一舉三得。三厚利好疊加。調派西域屬吏,為大漢牧守豐州。可謂事半功倍。無往倒黴。
一言蔽之。東西屬國與中心王廷,撤除好處之爭,還裹挾有信奉牴觸。
薊王表情大好:“程普,已行至那邊?”
自臨江城返回,薊王深居簡出,日理萬機。輔漢大幕府,縱人才濟濟。然政令所出,牽涉既廣且深。並土立州,又是初度經曆。彆無前事可鑒。故凡有不覺,皆需薊王欽定。
究其啟事。乃安眠國情所定。與其說,安眠是一個同一的大帝國,不如說是由八個獨立王國、並諸多自治城邦、貴族領地、乃至行省,所構成之政治聯盟。小王或領主,不但具有治權、鑄幣權,還常擁兵自重(注①)。
固然,自薊王遷十萬新野流民,入蘭滄苑。金甌半島,開墾不過十之一二。遠未儘天時。
可想而知,東部聯軍,對壘邊疆。西部下國及城邦,必得漁翁之利。
象林苑,薊王家船廠。更賣出百二十艘木蘭大舡,並百艘構造鬥艦。得錢五十二億。象林苑中,古木參天,叢林疊嶂。取其大木,用於造船。贏利之豐,充足王室開支。然論利大,時下當屬種田。試想,蘭滄苑中,二千萬畝,三熟美田。一季稻作,畝產十五石,計三億石新穀。三百錢一石,足可得錢九百億。令人瞠目結舌。
顯而易見。對壘越久,於安眠王宗子,越倒黴。反對王次子,更加無益。
“綏南右將軍,已抵富樓沙。”梁姿柔聲答曰。
薊王金口玉言。駐軍聞風而動。凡有悖漢風,務必除儘。
饒是如此,宅邸諸多逾製裝潢,亦急需清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