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將軍何進,起家奏報:“薊王此舉,利國利民。臣,無貳言。”
少帝驀地覺悟:“朕,知錯。”
益陽欣欣茂發,漢蠻俱歡顏。卻有一人,整日寢食難安。
少帝已,心領神會:“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”
“準奏。”
本覺得,本日亦如先前。豈料自從坐穩,竟無人搶先發聲,相互攀咬。
見尚書令曹節,抱恙列席。群臣心領神會,必有要事無疑。少帝端坐好久,俄然驚覺。本日早朝,因何鴉雀無聲。
話說,自有人書朱雀闕,乃至上巳家宴時二後翻臉,直至董太後稱病不出。群臣便辯論不休。少帝先前還端著擔憂,恐怕殿內撕鬥,亦或是皓首老臣,力竭死亡。然時候長了,便也習覺得常。
公然薊王無難事。
得一萬五溪蠻卒,並三千義賊。宋奇陣容大漲。先不急攻掠縣中塢堡。皆換裝樓桑兵甲,曉得令行製止。又飽食熟睡,犒賞全軍。這才殺奔而出。
竇太皇言猶在耳,此情此景令少帝感念頗深。萬勿授人以柄,落天下口食。
荊南多山,巨木參天。命人砍伐,逆流而下。鹵水鹽漬後,合法其用。周遭亦多井鹽。南郡巫縣,乃中原最早鹽產地之一。距今漢已三千年之久。上古時為巫鹹國,有天然鹵泉自山洞流出,因鹽而興:“當虞夏之際,巫國以鹽業興“。惠及先秦及兩漢。後代稱“一泉流白玉,萬裡走黃金”、“吳蜀之貨,鹹薈於此”、“利分秦楚域,澤沛漢唐年”,足見昌隆。
少帝麵露慚色:“謹遵太皇教誨。”
見孺子可教。竇太皇乾脆言無不儘:“陛下收趙忠、張讓為羽翼。若為自保,無可厚非。然切莫動,機謀之念。隻需懷熱誠之心,則鬼神避易,諸邪不侵。凡有逆亂不臣,則天下共擊之。然若興機謀之術,企圖操弄民氣。則萬民離心,天下棄如敝屣。昔高祖為義帝發喪,而天下歸心。雖九敗於項羽,卻四周楚歌,一軍功成。楚漢十戰,高祖九敗,何故久持?乃受萬民所扶養也。霸王九勝,卻自刎烏江,不敢見江東父老。何也?‘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’也。我煌煌天漢,鼎祚四百年。仁孝立國,道義搶先。陛下,牢記。”
“服從。”少帝亦無從辯駁。
“楚有雛鳳,羽翼未豐。三年不飛,又三年不鳴,再三年後,待其長成。”竇太皇,言猶未儘。
“家國天下,家事亦國事。薊王此舉,自家能贏利多少?”竇太皇諄諄善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