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,長樂少府程璜,欲將竇太後所居永安宮,改名為長樂宮,恰是此因。商定俗成,大漢正宮太後,自當居於“長樂宮”中。

“子遠之言,正合我意。”何進笑道:“胡人道狹,見利忘義。仲穎此去,當重金結好南匈奴王與奢延鮮卑屬國大人。引為助力,已備‘不時之需’。”

“阿父。”程中大夫登台來見。

桓帝末曾任羽林郎。時有技藝,力大無雙。佩雙箭囊,騎馬飛奔,擺佈射擊,每發必中。後屢外出禦敵,可謂身經百戰。

大將軍何進,攜一眾府吏,宴請新任幷州牧董卓。司隸校尉袁紹,河南尹何苗皆列席。

“當時,便可由薊王撥亂歸正,登臨大位。”程中大夫寒毛卓豎,遍體生寒。

董太後為先帝生母,居永樂宮,故稱永樂太後。三卿為:永樂衛尉、永樂少府、永樂太仆。

程璜卻點頭道:“為父聽聞,小黃門非是黃門令左豐指派。而是大長秋曹節。”

“阿父且說。”程中大夫亦快人快語。

薊王卻慮及,多事之秋。竇太後孤家寡人,恐引火燒身。畢竟,先帝、新帝,皆董太後所出。必心向生母。

“新莽篡漢,天下大亂……”言及此處,程中大夫幡然覺悟:“莫非……”

永安宮,侯台。

今太子豢養在永安宮中,程璜有恃無恐。然,劉備卻不能坐視竇太後深陷後宮爭權奪勢之存亡旋渦。竇氏既與薊王攀親,竇太後母女,隻需安居離宮,足可性命無憂。

“今之時勢,波橘雲詭。”程璜字字誅心:“前有黃巾群寇,後有吵嘴二賊。另有諸如身居‘八廚’之天下名流,裹挾謀逆。有人,正效仿兩漢之交,欲令天下大亂,再造‘王莽’。”

董卓膀大腰圓,孔武有力。起家相敬,好像人熊直立。

“嘶——”董卓不由倒吸一口冷氣:“此計,何人所出。”
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。

太後三卿:衛尉、少府、太仆,隨太後宮為官號。

竇太後乃正宮太後。三卿取‘長樂宮’名為官名。稱:長樂衛尉、長樂少府、長樂太仆。

言及“不時之需”。何進忽落杯離席。執董卓手,出臨大平座。

“必是薊王暗中相托。”程璜老謀深算:“黃門北寺獄,為黃門令所轄。故為避嫌,薊王並未指派黃門少令,為王允開罪。反請曹節暗中互助。所揣療傷聖藥,必出薊國華大夫之手。”

“仲穎且放心。”何進苦笑:“先前不知,今豈還不知。薊王披喪送親,百人親衛,險滅吾門。如此豪強,聞所未聞。宜當智取,不成力敵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