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眾豪強,敢怒不敢言。然背後煽風燃燒,暗中勾連,不吝打通朝中高官。做病篤掙紮。四州暗潮澎湃,如火民情。

明知飲鴆止渴,非悠長之計。卻無可何如。隻因薊國四百城港,待薊王三百子嗣長成,亦豆割之。

薊王這便定計:“命,西域都護府,擇域外各部,內遷河西;涼州牧,並隴右幕府屬吏,擇羌氐諸胡,外出河西。各取五萬戶為好。”

便是河西,亦有傳聞。

一言蔽之,儲存所迫,不敢放縱。

不戰則已,一軍功成。

“荀彧有安邦定國之才。”薊王言道:“呂布雖有陳宮,仍不及也。”

轉而又問:“當如何施為?”

曹呂相爭,袁術逆襲。數月當中,關東局勢,紛繁龐大。各方權勢,犬牙交叉。你方唱罷我退場。煞是熱烈。

於薊王而言。卻不成不防。

“臣等,附議。”

“命,金城都尉宋建、隴西都尉馬翼、張掖屬都城尉張恭、居延屬都城尉張遼、護羌校尉韓遂、護氐校尉馬騰,秣馬厲兵,守備郡境。受(輔漢)偏將軍鞠義節製。”薊王雖再未西征,然隴右軍事民情,儘在心中。

田宅豆割,好處切割。多措並舉,雪上加霜。

“主公明見。”中丞賈詡持芴跽奏:“兗州之亂,乃因曹操《抑兼併令》下,王謝破家,豪右均田。故有張邈、陳宮等人,裹挾呂布,舉州而反。然百萬黎庶,民氣所向。呂布久必自潰。兗州兵禍可解。”

“天子如何?”薊王問道。

“臣等,服從。”百官佩服。“兵者,國之大事。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成不察也”。

擺佈國相,逐條上稟。

“困守甄都。”左相奏對:“幸賴荀彧恪守,朝廷尚未顛覆。”

擺佈夾攻,腹背受敵。

先是農田,其次商賈。如前所說,時下關稅,層層剝削。糧穀出三關,竟交稅過半。為避重稅,東西絲路販子,常常於河西四郡交代。為本地大姓所販。而後偷運出關。或是關稅虛報,以貴充賤,矇混過關。賺取複冗賦差。

薊王交戰天下,所向披靡。戔戔四郡,能有何為。

“臣等,服從。”群臣下拜。

“三族鼎立。”薊王悄悄點頭:“此計可行。”鯰魚效應,屢試不爽。

Tip:拒接垃圾,隻做精品。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