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非薊王……
中山王劉雉、河間王劉陔、安平王劉續、甘陵王劉忠、常山王劉暠、新任趙王劉赦,正欲開口照應,卻驀地止住。
劉備舉杯相邀,六王這才勉強舉杯,沾唇即放。
“會,聚也。”“跑馬會”,便是聚在一起跑馬之意。
“諸王安好?”劉備肅容回禮。
國主入正殿,與劉備歡飲。家眷入偏殿,自有王太妃,王妃歡迎。
諸王就食於國。賦稅的收取體例,與薊國分歧。今漢諸侯王,普通隻享有租賦。而口賦、算賦,更賦等,雖也是由本國收取,卻不入王宮私庫,而入國庫。用於發放百官薪俸,措置國政等事件。換句話說,口賦、算賦,更賦的分派權,把握在國相之手。而非國王統統。
“如此大忌,孤豈敢越雷池半步。”劉備笑著欣喜:“孤所說攻守聯盟,乃是指跑馬會也!”
“賦稅大略有五,租賦、口賦、算賦,更賦,獻費。今兵荒馬亂,交通斷絕,且又是用人之際,更賦不宜收取。”
賓主落座。饒是麵前擺滿好菜美饌,六位國君苦衷重重,亦難以下嚥。
依漢律,年二十二到五十六歲的壯丁,皆要服更賦。更賦包含:“更卒”、“正卒”、“守兵”三種勞役和兵役。齊民每年要為處所服一個月的勞役,稱更卒。親身退役,叫“踐更”。如不肯親去,可交錢三百由官府雇人代為退役。出錢雇人退役,稱“過更”。正卒為正式兵役,年二十二到五十六歲之壯丁,需服滿兩年。彆的,每人每年亦需在本郡退役一月,稱“更役”或“卒役”。一樣,不平役可月出二千錢,稱“踐更”。每人每年還要戍邊三天,不平役亦可出錢三百,過更。
六國君乘坐的畫鷁,擺列泊在南港。左國令士異,女師趙娥,兩位王宮女官,領女騎、宮女,列隊相迎。因是諸劉家宴,故不見百官在場。
“跑馬會?”諸王仍未從頸後陣陣殺機中,回過神來。
今劉備將口、算二賦,劃歸諸王,天然是一筆不菲的橫財。
六王感激涕零,起家施禮:“得薊王如此寵遇,孤等感激不儘!”
一場暴雪以後,便看出兩麵坡頂的上風。厚厚的積雪,在尖尖的斜坡上,底子儲存不住。一旦積累到充足多時,便會成片滑落空中。減輕梁柱的承重,不至於被積雪壓塌屋脊。